本期分享任正非曾在公司战略务虚会上的讲话,核心是:方向大致正确,组织充满活力。作为商业组织,如果不能聚焦客户需求,把握商业趋势,方向就不可能做到大致正确。
一、未来智能社会是万物感知、万物互联、万物智能。华为应以万物互联为基础,要主动推动网络简化,减少自己的既有优势积累,才能构建更大的新优势。为此,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聚焦在战略机会点构建持续领先的优势。
未来智能社会,智能无处不在,贯穿整个“端、管、云”架构。我们要去研究“端、管、云”的内核优化,以及边界的相互影响。
针对OTT等推动开源、开放架构和白牌硬件,我们要看到其简化网络、提高效率等有价值的一面,认识到其背后的推动力量是OTT自身的商业目的。我们也要推动网络简化,减少壁垒,削弱自己的优势,降低重心,形成更大的优势。网络一定会逐步走向自动化、自治、自运维。我们的长远目标是网络架构极简,在极度宽带视频时代领先世界一阵子。
当整个社会形态变得复杂时,只有提供越来越简单的网络,才具有优势。在AI、AR、VR时代,我们要在已有的优势上简化网络,并以此构筑新的差异化的竞争优势。通过网络架构的简化,把网络建造及运营成本降下来,服务提上去。这实际也筑高了门槛。
公司在业务发展过程中,处处是危,处处是机会。我们要有所为、有所不为,聚焦战略机会点,构建持续领先的行业优势,保持有利润的增长、有现金流的利润。我们要的是胜利,不能在非战略机会点上消耗战略竞争力量。每个地区都要增加盈利,而盈利要敢于转为加大投入。
华为不是万能的公司,不可能一直增长下去,要练好内功,要做减法,聚焦到主航道来,否则样样都会,样样都不精通。
二、管道战略是产业战略,目的是将产业投资重点清晰化。
很多人将管道战略误解为运营商业务,其实管道战略的范围很广,既面向运营商业务,又面向企业业务和消费者业务。我们要根据行业发展趋势,更新管道战略范围,按客户场景、客户需求分类,不再以技术分类。
在管道战略领域,我们要明确自己的核心优势领域,在无线、光、数据通信上要持续领先,在数学核心算法的基础上,通过和物理、化学上领先的伙伴进行合作,开放创新,构建性能和成本的长期竞争优势。我们要增加物理学、化学的高端人才,掌握相关能力,应用到产品与解决方案中,而不是大规模投入物理学、化学材料基础研发本身。
三、服务要逐步走向数字化和智能化。
我们要拥抱智能时代的趋势,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逐步走向数字化和智能化。
第一阶段借助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提升内部效率,将重复性劳动变成智能劳动、自动化。通过智能化高效管理,把复杂的管理科学化、自动化。网规网优要利用最先进的手段。要敢于使用卫星,遥感遥测。GTS是个系统工程,其要减轻大部分人员重复劳动的压力负担。通过AI和训战,使一部分人重新焕发青春,适应未来社会。财务、供应链、制造等也是一样,都要使用先进工具提升内部效率,确定性业务自动化。
第二阶段再考虑升级服务内容和在线服务模式,在设备和网络的生命周期内,持续为客户创造价值。未来,我们是否可以将运维服务逐渐走向开放,建立全球智能网络大平台,通过帮助运营商给别人提供优质服务来赚钱,华为也从中获得收益。
四、坚持开放、合作、共赢,保持组织活力,坚持厚积薄发,追求持续领先。
面向未来,应该坚持开放合作,选择优秀的伙伴形成产业联盟、提高系统竞争能力。华为要做行业领袖,就一定要开放合作,和产业价值链上的最佳供应商以及行业玩家广泛合作、共享利益。
战略是明确公司发展方向,真正实现目标是靠组织活力。我们要充满信心,保持组织活力,坚持厚积薄发。华为必须要有良好的经营财务状态和组织状态,才能争取赢未来。
我们始终坚持为客户创造价值的正确方向,持续激发组织活力。战略执行要闭环,经营管理要下沉。坚持导向熵减,加快优秀员工的提拔,让人才在最佳时间、最佳角色、作出较大贡献。资金、账务、审计实行中央集权,全力服务业务,风险控制有效。下放业务经营权,让听得到炮声的人来指挥战斗。以责任贡献分配价值,以愿景使命提升队伍精神追求,加快对作出突出贡献的人才破格提拔。
从单点技术的领先到构建平台的领先,持续积累经验和能力优势形成竞争力。公司要通过战略预备队充电,让大家适应新时代、新社会。如果华为没有战略投入,没有后备队伍接上,将来无法应付知识结构转型,总有一天会坐吃山空。
无人区、不可替代,都不能成为追求的目标,而是我们正确选择业务战略,并通过努力奋斗达到的一个自然结果。世界上没有绝对不可替代的东西,只要持续领先,速度比别人快,持续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就相当于不可替代。如郭平(华为轮值CEO)所说,“优”可能就是成本、性能有优势。
声明: (本文为投资有道签约作者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否则视为侵权,本刊将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