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4-15 16:53 栏目:基金 编辑:投资有道 点击: 112 次
DeepSeek横空出世引爆了AI产业链,带来了一轮新的科技大爆发。科技创新再一次走到了A股市场的潮头。一大批提前布局AI产业链的基金开年以来也取得了亮眼的业绩,其中就包括我们很熟悉的鹏华基金科技成长投资团队管理的基金。今年以来,闫思倩管理的鹏华碳中和排名靠前,另有多只鹏华科技投资军团的产品取得了不错的业绩。
过去十年A股市场经历了移动互联网、新能源汽车这两次重大的科技创新产业机会,每一次都有一大批股票出现十倍以上的涨幅。再拉长往前看,基于信息交换方式的科技创新往往是级别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
站在这一轮的AI创新浪潮开端,我们看到鹏华科技成长团队的多位基金经理都做了前瞻性的布局。一直以来,梁浩带领的鹏华科技成长团队都是A股市场的新兴成长投资先锋。今天,这支团队又打造了“科技投资共同体”系列产品矩阵。就像鹏华基金提倡的:科技投资,是趋势,是方法,亦是态度。
把握这个时代最强的贝塔
虽然基金经理都是独立的个体,但每一个团队的领军人物多多少少会对团队产生影响。鹏华基金副总裁梁浩是一名长期专注于新兴产业的基金经理。早在2019年的一次访谈中,梁浩就提到“创新是未来企业获得超额收益的主要源泉”。在2020年的鹏华基本面投资大学分享中,梁浩进一步提到“要在追求的国家Beta上进行配置”。
从中看到,把握时代的贝塔是鹏华科技成长投资团队很鲜明的特征。
时代的贝塔不是一成不变的,产业有着自身的周期,每一个阶段“新兴产业”对应的行业有所不同。100多年前,铁路、钢铁、汽车是美国经济的新兴产业,诞生了洛克菲勒、福特家族、范德比尔特这样的财阀巨头;100多年后的今天,互联网和人工智能是美国经济的新兴产业,诞生了贝索斯、马斯克、黄仁勋、扎克伯格在内的新贵们。
在中国经济的发展历程中,新老交替的速度更快。在城镇化高歌猛进的时代,煤炭、有色、房地产是增长最快的行业。在中产阶级收入崛起的时代,消费、医疗、服务等是那些年市场最闪亮的明星。在全球制造业分配转移的过程中,以苹果产业链为代表的中国高端制造一度诞生了一大批十倍股。在电动车对传统能源车进行颠覆的过程中,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快步走出了全球的巨头。
不变的是,梁浩带领的鹏华科技成长投资团队一直在做好价值发现,寻找这个时代下最强的贝塔和最具创新精神的企业。
团队中的闫思倩和杨飞,都是在最近几年加入鹏华基金的。他们两个人身上也有鲜明的产业投资特征。
在早年一次访谈中,闫思倩提到对其十几年投资生涯影响最大的一家公司是特斯拉。她亲眼见证了特斯拉从一个许多人不相信的故事,成长为今天全球市值最大的汽车公司,而且其市值曾超过所有传统汽车公司市值的总和。在特斯拉身上,闫思倩看到了成长投资中的非线性增长之美。
杨飞则是在一开始投资的时候,就聚焦在高景气的产业,之后进一步将景气投资框架升级到今天的时代投资理论,用时代产业的成长穿越宏观周期。他的组合构建是先从行业角度出发,找到一个超级大的“池塘”,然后从中捕获“鲸鱼”。在杨飞投资未来的框架中,我们看到了产业贝塔和个股阿尔法结合的思想。
除了科技产业的投资之外,鹏华基金在其他创新领域的投资也被市场熟知。比如说,提起创新药的投资,许多人就会想到鹏华基金的金笑非。早在2022年四季度,在全市场最悲观的时候,金笑非就看到了创新药的整体性机会,在组合中做了大规模的布局。尽管没有医药专业背景,金笑非却是整个市场对创新药持仓占比较高的主动医药基金经理。
上一轮科技创新是新能源能够在成本持续下降后,实现对传统能源的替代。基金经理孟昊是市场最早重仓新能源的基金经理之一,早在2019年三季度,其管理的基金的前十大重仓股就出现了电动车和光伏的两大龙头公司,并且对这些优质公司持有了很长时间。
创新的风险是不确定性,进而带来净值的高波动。然而,创新独有的非线性增长之美、十倍股的快速业绩兑现,是成长投资中永恒的魅力。
AI正在改造这个世界
过去20年全球科技产业有三个最大的产业趋势——移动互联网、云服务SaaS、新能源汽车,每一个产业趋势都是对旧世界的重塑,也催生了万亿美元市值的龙头公司。这一轮的AI产业趋势正在改造每一个人的生活方式,或许是未来10年最重要的技术创新。
早在2023年三季度,闫思倩便开始调整投资组合,明确将人工智能、机器人、智能驾驶等作为组合的核心持仓。在2024年底,闫思倩更是明确表示,AI时代科技股将成为“全民共识”。从产业机会看,闫思倩认为“人工智能的核心领域是机器人”,今年大概率会成为机器人的元年,万亿空间刚起步;未来物理世界最大的变化是人类和机器人的共存。
杨飞也早在鹏华创新驱动混合2023年一季报中就展现了他对AI产业链的布局。在最近的一次交流中,杨飞提到:“2025年的科技投资已经逐步进入到AI应用的阶段。全面应用的奇点一旦出现,这个阶段未来无论从爆发性还是持久性上都将远超从前。”杨飞观点鲜明地表示“组合未来相当长时间都将All In AI应用”。
展望2025年的A股市场,泛科技很大概率将成为今年投资的“胜负手”。鹏华基金科技军团的多位基金经理也表达了对科技产业的个人展望。我们也给大家罗列一些核心要点:
孟昊:“2025年,科技存在结构性牛市土壤。
DeepSeek对AI投资的影响巨大,降本、开源为国内AI应用带来了巨大想象空间,而本地化部署也带来了手机、电脑的加速更换以及部署实施过程中相关软件和数据库的投资机会。我们认为DeepSeek本身激发的民族自信情绪,会极大加强行情的演绎,极有可能会形成科技尤其是AI应用的结构性牛市。”
柳黎:“新的一年重视以下三类投资机会:第一是依然被低估、股东回报丰厚,特别是出现积极 变化的央国企;第二是在跨行业的出海制造业中持续挖掘个股机会;第三是聚焦AI,投资算力中有增量变化的环节,以及应用中从1到N的场景。”
王璐:“AI带来的产业变革正在发生,硬件产业链高速成长,驱动全球科技产业周期触底反转。”
从鹏华科技军团的基金经理近期观点中,我们看到一个全新的未来世界:人工智能会成为每一个人的私人助理,会打开全新的需求,大大提高我们的生活质量和效率;未来,几乎每一个行业都会被AI改造。
主被动融合的“科技投资共同体”
鹏华基金的“科技投资共同体”,不仅包含了多个主动权益产品,还包含了A股的ETF产品线,为有着不同需求的投资者提供相对应的产品解决方案。
在科技赛道的宽基类产品上,鹏华基金为投资者提供了科创综指ETF和科创100ETF两大选择。科创综指覆盖了科创板中超过560家公司,相比其他科创板规模指数,其市值覆盖度更全,行业分布也更均衡。科创100则选取了科创板中市值较大的前100家公司,行业和市值分布会更偏向龙头企业。
简单来说,科创综指和科创100,类似于纳斯达克综指和纳斯达克100之间的区别,前者包含了超过3500只股票,后者仅包含了剔除金融股后市值最大的100只股票。如果想获得更均衡的回报,投资者可以选择鹏华的科创综指ETF。对于希望更集中投资科创龙头公司的投资者,可以选择鹏华的科创100ETF。
除了宽基类产品外,鹏华的ETF产品线还包括细分赛道的鹏华大数据ETF、鹏华半导体ETF,以及跨市场的鹏华港股科技ETF等。AI产业趋势中,对应不同的上下游环节,其受益的阶段也不一样。对于依然看好硬件算力的投资者,可以直接布局鹏华半导体ETF。而对于看好应用层面的投资者,可以通过鹏华大数据ETF实现。甚至对AI引发的互联网价值重估,也可以用鹏华港股科技ETF做投资。
主动和被动并不矛盾,也不对立,协同互补地融入到了鹏华基金“科技投资共同体”的产品矩阵,最终的目标是为有着不同需求的客户,提供符合他们投资目标的产品。科技投资也不再是狭义的TMT,包括医药、先进制造在内的多个行业,都已经被纳入了科技投资的范畴。
每一个人都可以在鹏华创新投资工场找到自己需要的产品。
公司会衰老,投资不能“老”
作为长期跟踪鹏华基金的“外部观察家”,我们看到鹏华基金每隔一段时间都会对投研团队做系统性的升级。在2023年的首届基本面投资峰会上,鹏华基金就提到了三个层面的进化:
1)对基金经理单一策略和单一赛道的改变,实现基金经理投资策略的拓展;
2)打造系统化的投研资源系统,帮助投研团队更高效地分配研究资源;
3)持续优化投研团队的“三体”:基本面投
资共同体、人才聚会多面体、价值赋能发光体。
每一个基金经理都作为“烽火台”,推动投研团队内部的研究合作。
伴随着A股市场的不断成熟,市场的有效性逐渐提升,鹏华基金也每隔一个阶段实现对投研系统的优化。
声明: (本文为投资有道签约作者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否则视为侵权,本刊将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