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末日的猜想经过好莱坞电影的全球宣传之后,终被证实仅仅是个猜想。但猜想未必无益,至少末日的警钟已经敲响,在人们心中撒下了爱护地球家园的种子。
中国理财业协会正在进行综合金融服务的创新举措,将金融理财产品渗入房地产中介企业,使其在原来业务的基础上转型升级。
银行、信托、私募等推出产品的机构好比是单一的品牌店,而第三方理财公司就像一个大的金融百货商场。
在美国,理财市场已经发展得相当成熟。大机构,“小”个人各就各位,各司其职。这会不会是中国理财市场的未来?
第三方理财市场发源于欧美等发达国家,中国香港十年前才启动。国内则处于起步阶段,需要借鉴海外的成熟模式,来拓宽我们自己的道路。
客户群体投资意识的成熟、对理财咨询价值的认可,独立理财师队伍的成长,以及金融管制适度等因素成就了海外第三方理财。深刻借鉴于斯,国内市场可望华丽蜕变。
不少信托公司的推荐客户解决了燃眉之急的第三方理财公司,在为信托公司贴上“热脸”时,并不一定获得相应的热情。无论是在获取产品以及市场占有,都要受到信托公司的“掣肘”。
面对这个蓬勃兴起的市场,本土及外资商业银行、证券公司、人寿保险公司、信托公司、基金公司、第三方理财机构等通过不同的角度纷纷介入其中,并为高端客户开发出各式各样的理财服务。
2004年以后,随着牛市到来,不少人开始注意到理财。诺亚和展恒便于此时成立。到了2008年,市场行情下行,股市、黄金都非常震荡,许多人在股市里血本无归,进而意识到需要依靠专业的机构去投资理财。如此,第三方理财市场才一步一步孕育成长起来。
产品供应商们拉足了强力渗透第三方理财市场的架势。后者也非等闲之辈,参股甚至控股一家信托公司的模式正在被越来越多地运用。二者的关系趋于“暧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