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凌:文化投资先行者

时间:2014-05-22 17:31 栏目:PE领袖会客室 编辑:投资有道 点击: 8,517 次

作者:顾慧妍  来源:投资有道13年7月刊

即使前景不确切、把握不足,只要看准一个行业,就有魄力投入并敢于承担风险,这或许正是林凌的投资风格。

面对摄影记者的镜头,林凌显得有些不自然,闷热的天气也让这位西装革履的基石资本合伙人、董事总经理大汗淋漓。但他尽可能地配合着拍摄要求,同时因为比约定采访时间迟到了一些,在拍摄间隙向记者连声抱歉。

他所在的基石资本是一家本土股权投资机构,目前管理了10只基金,包括公司型股权投资基金、契约型股权投资基金和合伙制股权投资基金,管理资本40亿元,管理总资产近85亿元。

林凌主要负责文化及消费品领域投资项目,这是如今最热门的两大投资领域,但若回顾10年前,对于这类项目的判断是十分迷茫的。

尽管林凌不大习惯镜头和采访,但他在投资风格上却非常敢于“冲在前面”,他是本土基金里为数不多的最早涉猎文化产业项目的投资人之一。

“十年前,几乎没人关注文化领域。关注也仅限于网络游戏等与互联网热潮相关项目,传统文化领域无人问津。当然,政策方面还没有改制迹象,资本市场也不成熟。当时关于这一领域的投资合作,大多是大家一起喝喝茶,畅想一下未来,探讨一下是否可能有新的机会出现。”

而即使前景不确切、把握不足,只要看准一个行业,就有魄力投入并敢于承担风险,这或许正是林凌的投资风格。

“磨铁很棒,但模式上还有改进空间。”

磨铁图书是林凌的投资案例里绕不过去的精彩之一。

磨铁图书,是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大众类民营图书公司,旗下拥有上海磨铁动漫传媒有限公司、北京磨铁数盟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北京磨铁童盟文化传媒有限公司3家全资子公司。

磨铁在2008年4月完成了第一轮融资,投资方为基石资本和华商传媒等,第一轮融资额为5000万元人民币;在2010年8月完成了第二轮融资,投资方为鼎晖资本等,第二轮融资额超过1亿元人民币。

在谈到磨铁的吸引力时,林凌告诉记者:“磨铁的产品内容具有一定的稀缺性,比如《诛仙》、《明朝那些事儿》等图书在市场上反响很好,十分畅销,他们如果想过‘精而优’的生活也没什么问题。但磨铁自身还想在规模方面进一步做大,成为一个有规模的图书出版发行公司。而我们认为,大众类图书市场将会是一个非常有变化空间的领域,我们在几次详谈之后,一拍即合。”

目前磨铁运作与盈利情况还不错,但林凌觉得磨铁还没达到最佳状态。图书公司要扩大规模,必须要让规模与图书选题、市场销售人员的数量相匹配,这样成本必然增加。

“精而优”的路线,比如一年只出100本书,每一个人管10本书,需要10个业务员,这些书可能可以在渠道里得到很好的推介,消费者对这本书有很好的认知。在前端,选题上也严格把控,那么整体的盈利能力和利润率相对是比较好的。但如果选择规模化,成本和管理难度并非是简单的倍数,风险会大幅增加,但收入不一定是等比上升,利润率就会下降。

“目前利润率还不能够让人足够满意。”林凌坦率的表示,作为投资方,他希望磨铁在出版更多精品书并保持利润率的同时,在商业模式上能有更多的改变。比如,通过网络或移动阅读覆盖更多消费者,成为一个对消费者有很大影响力的品牌。

365房产家居网的投资与磨铁是截然不同的两个方向。365是全国首家地产家居互动营销网络综合服务商,据艾瑞统计,目前排名为房地产门户类网站全国前五,长三角地区第一。

基石资本旗下基金在2007年对这家企业投资1700万元,规划并购战略并异地复制,使这家企业净利润从投资时的700万元,增长到2012年的1亿多元。

“投资365,与投资磨铁是‘前后脚’的事儿。”林凌说。投资365是基于当时的市场背景:首先,互联网概念很热,特别是互联网垂直媒体成为关注的焦点;其次,巨大的房地产广告收入在平面媒体的构成,有向互联网转移的可能性;同时房地产市场还具有较强的上升空间。

林凌:文化投资先行者

  在投资前,他对报纸的收入结构进行研究,发现报纸最大的收入来源于房地产广告,在某些城市,这一块已经占到了报纸收入的60%,但更多城市这一比例还在20%至30%间徘徊,由于网站是从传统媒体转型而来,相对传统媒体,网络媒体的广告性价比较高,投入非常小,但是用户群非常大,推广效果好,这一市场是具备增长空间的。

“当时有很多区域性网站在做房地产内容,尽管市场本身还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但我们已经看到了变化,开始在想互联网能否有机会分享房地产市场发展并从中获利。”

房地产商是一个区域化的企业,林凌觉得,365在南京只要能很好的将企业资源进行优化组合并充分利用,就能够取得发展,同时不易受到全国性平台的挤压。全国性的网络平台在南京当地不一定能够做过365,这就是本土的优势。当然,从另一层面看,这也是突破的障碍。因此基石资本在投管阶段,主要帮助365拓展长三角的业务,在团队、运营方面给予更好的组合建议。林凌希望企业能够真正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在所开拓的区域都能有不同于其它垂直房产网站的独特的发展模式。

2012年3月,365在深圳交易所创业板正式挂牌上市,目前它的发展重点仍在长三角区域,正在向西安、沈阳、重庆等地进行开拓。

投资文化首先要把握政策

文化产业是基石资本关注的重点投资领域,事实上,不单单是基石资本,国家对文化体制进行改革以来,文化产业已经成为了各路投资的“香饽饽”。

据清科研究中心报告显示,截至2011年底,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相关的基金数量已经超过100余只,募集资金总量约为1300亿元。2012年文化产业新募集的专项资金规模超过了160亿人民币,2012年整个文化创意产业案例数197个,吸引了13亿美元的投资。投资金额最多的传媒娱乐行业,吸引了5.75亿美元的投资。而截至2013年3月,A股上市文化产业相关公司47家。

林凌对文化产业投资有自己的见解:“在这个行业里大家主要关注的是三方面,一是渠道,怎样把内容分发给消费者;一是技术,怎样把内容很好的呈现给消费者;还有就是内容。这三者到底谁为王?在不同的阶段应该讲不同的话,这几年,技术已经有很大进步,如果没有内容去展现,没有内容去进渠道,那么就只是个空壳子,因此在这个阶段内容就是王。”

随着国家对文化产业体制改革的深入,企业到底如何在这个时候把握这个政策红利?林凌表示,直到去年,国家才开始谈文化体制改革,对于公益、意识形态宣传和产业方面等各方如何进行有机的结合也在不断摸索中。从企业来说,想成功首先必须对政策有较好的理解和把握,违背政策导向,项目很难获得商业上的成功。

事实上,文化产业的转型也在行业内带来很多挑战。比如民营出版业,主营大众类图书的出版,相比于教材教辅市场,确实存在众多不确定性。出版一本书,市场到底“买不买账”,这个需求现在出版方难以预测,在选题、组织销售、生产方面存在不确定性。对于题材、话题的把握都需要更深入研究。消费者阅读习惯的改变对传统的民营出版业也存有一定的冲击。

目前基石资本投资情况

  投资时代在改变

林凌告诉记者,基石资本2012年投资了10个项目,已有1个项目通过并购方式退出,3个项目通过IPO方式退出。目前,他们投资的企业40多家,通过IPO或并购成功退出的企业约15家。

2012年,他们还完成了芜湖领航基石基金的募集,规模约7亿元,主要关注于文化、节能环保、医疗健康领域,附带关注新材料、农业领域,投资主要集中于中前期项目。

“虽然这两年资本市场表现一般,但由于我们的风格一直并不猛烈。因此市场变化感觉对我们影响不是很大。投资模式一直是去寻找最合适的标的进行投资,包括严格对行业进行研究、尽职调查、对行业未来进行预测,另外,我们相对集中投资,投资轮数多一些,对一个项目投入的精力更大一些。”林凌说。

林凌十分看好消费领域内围绕食品安全的行业,如冷链、运输、销售等细分行业;在消费服务方面,他认为,理财类的服务可能出现巨大的井喷类的需求;文化方面,视频类、影像类的消费会出现巨大的空间,包括动漫,乃至于主题公园等细分领域都值得关注。

在他看来,当下投资机构有两个方向,往VC发展,细选中小型项目做培育,回避了Pre-IPO的竞争及确定性。当然,这其中的风险是不言而喻的,因此投资这个阶段,投资人更多的是要帮助企业发展,比如各种资源、人脉嫁接至企业,同企业共成长。

此外,走并购的路子。这对机构管理的基金规模的要求很高,包括如何进行债的组合、并购后如何管理等等。

现在也有一些投资机构转向开辟第三方理财。林凌觉得,投资机构原本将LP的承诺资金直接投向PE项目,但发觉PE市场很难承载LP的资金期望,那么就帮助LP寻找更多的投资渠道,“你喜欢哪一个我就投哪一个”。这就相当于GP不再是纯粹的GP,变成了类似的销售产品公司,帮LP理财而不是简单的股权投资。可见,如今的投资机构也得能文能武。

整个投资时代正在改变。“以前的投资是带有选择的可能性,而现在投资是带有前瞻性,或者说带有狼性的感觉,更多考验在信息相对没有把握的情况下,投资机构敢不敢做决定。”

目前,林凌同基石资本的团队合作了10年。他觉得,作为一个投资人,应该持有的心态就是平和。对于项目应该做到既是亲历者、又是旁观者。经常考虑企业发展的优劣,并能够认识到问题的所在,也能够认识到价值的所在,能坚持这个价值,然后想办法和企业一起解决问题。

在投资的经历中,林凌认为最有趣的还是对文化产业投资的预判过程。“在那个时间段大家对中国人的消费,包括中国文化的软实力都抱着一种比较迷茫的态度,我们看好这一块的发展,一直觉得这其中会有很多优秀的人、工作室、团队成长起来,成为有价值的企业。现在发现,这个趋势比我们想象中的还要迅猛。”

林凌

  林凌 基石资本合伙人、董事总经理

·兼任苏州三六五网络股份有限公司(300295)副董事长、北京磨铁图书有限公司董事等;

·加入基石资本前曾任职于深圳中航集团、大鹏证券投资银行部;

·具有丰富的投资银行业务经营和实际运作能力,一直致力于媒体、娱乐、消费品和零售行业的战略研究、购并及企业融资工作;

声明: (本文为投资有道签约作者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否则视为侵权,本刊将追究法律责任)

读者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