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欧博再战科创板:研发费用率逆势下滑,重要产品存学术争议

时间:2020-09-01 16:10 栏目:IPO专栏 编辑:投资有道 点击: 3,241 次

江苏浩欧博生物医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浩欧博”)专业从事体外诊断试剂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属于体外诊断行业,产品分为过敏和自免两类,公司自身不生产检测仪器。

浩欧博冲刺科创板的过程有些曲折,2019年4月19日,浩欧博科创板IPO申请获受理,5月8日起开始第一轮问询,截至11月19日共回复4轮问询,但是浩欧博却在12月初主动撤回申请。近期,公司再次冲击科创板。

研发带头人出走,研发费用率逆势下滑

先看公司业绩,2016年至2019年,浩欧博营业收入分别为1.12亿元、1.46亿元、2.01亿元、2.59亿元;同期,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33.50万元、2135.39万元、4015.44万元、6383.85万元。从2016年到2019年,浩欧博营收增幅为132.19%,归母净利润增幅为1372.63%。公司成长看似不错。

浩欧博主要产品分两个系列,过敏产品系列和自免产品系列,其中过敏产品2016年至2019年,实现营业收入8211.20万、10973.57万、14445.35万、17023.58万,所占总营收比例为74.05%、75.99%、72.95%、67.02%。由此可见,过敏产品是浩欧博目前主要的收入来源。

科创板比较重要的研发费用方面,2017年到2019年,浩欧博研发费用分别为1968.67万元、2415.28万元和2543.89万元,占同期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13.45%、11.99%和9.82%。浩欧博研发费用虽然有所增加,但研发费用率却持续下滑。

与浩欧博相反,2017年到2019年,公司同行业上市公司研发费用率均值分别为11.58%、11.72%和12.97%,研发费用率呈持续增加的趋势,且2019年高出浩欧博3.15个百分点。

此外,招股书显示,2018年11月10日,因个人原因,李庆春辞去浩欧博副总经理职务。李庆春曾在美国多家医疗诊断公司如美国DPC医疗诊断公司、美国西门子医疗诊断公司、美国诺华制药分子诊断部门等担任研发相关职务。

李庆春是公司核心技术人员之一。在浩欧博工作期间,李庆春优化了酶联免疫法等产品,并根据公司捕获法产品和化学发光产品的发展战略,制定研发计划,扩充了浩欧博的研发团队,建立和完善了研发制度和流程,对浩欧博的产品研发起到了重要的建设性作用。李庆春的离开对于浩欧博的后续研发工作可能也会有不小的影响。

主要产品面临技术换代风险

浩欧博核心技术为酶联免疫法,相关产品称酶联免疫法产品。2017年至2019年,公司的酶联免疫法产品收入分别为11868.29万元、14916.92万元和16399.23万元,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分别为82.18%、75.33%和64.56%。

酶联免疫法于1971年开始被广泛应用,已有几十年历史,技术相对成熟,但也存在一定的弊端,如放射性、不易保存等。

而化学发光法则是针对上述弊端发展的新型技术。最早化学发光法被应用于免疫检测,如艾滋病、肝炎等疾病的筛查。由于,化学发光法具备稳定、环保、高敏感度、测定范围宽等优势,近几年也被应用于过敏检测领域,正逐步替代酶联免疫法成为体外诊断行业主流的免疫诊断方法。

酶免法属于定性检测,从技术的发展趋势来看,包括化学发光法则在内的定量检测替代定性、半定量检测已取得学术界的共识。

浩欧博认为,尽管一些大型医院已经完成定量对定性产品的替代,但分级诊疗制度下,定性产品可以较好满足中低端市场等机构需求,在较长时间内不会完全被取代或淘汰。

不过,浩欧博也进行了定量产品的研发和投放。然而,截至目前,定量产品仍处于研发试验阶段,技术尚未成熟。在本次ipo募投项目中,新建年产120万盒自身免疫性疾病体外诊断试剂项目和新建年产90万盒过敏性疾病体外诊断试剂项目,都涵盖化学发光法产品的产能,但是距离项目正式投产还需要三年时间。

重要产品存学术争议,贡献至少两成收入

与此前IPO相比,本次冲击IPO,浩欧博在新版招股书中增加了“食物特异性IgG检测产品存在学术争议”的风险提示。

在2019年冲击科创板的第四轮问询中,浩欧博披露了其食博克产品存在学术争议,且该产品报告期内的销售收入在3000万至5000万。

当时在问询中,上交所要求公司说明“在招股书申报稿中不披露具备IgG检测产品线且销售占比较高的原因”,询问公司“信息披露是否准确、完整,是否存在重大遗漏”,要求说明“IgG检测产品是否存在技术上的风险,是否存在应用上的争议,对公司经营的影响及依据,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重大风险提示”。

具体来看,食博克为浩欧博的IgG检测产品,2017年至2019年,浩欧博的食物特异性IgG检测产品收入分别为4664.54万元、5404.59万元、6003.22万元,主营业务收入占比分别为 32.30%、27.29%和23.63%,影响并不小。

据欧洲过敏及临床免疫学会,美国过敏、哮喘与免疫学会,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中华医学会变态反应分会呼吸过敏学组(筹)/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等国际、国内过敏研究权威机构出具的指南,不推荐将食物特异性IgG检测用于食物过敏检测。这或将对浩欧博IgG检测产品的未来销售形成一定的隐患。

捆绑销售或存隐患

在销售过程中,公司通过将试剂和配套仪器相捆绑方式,向下游客户销售其检测试剂产品,而终端用户主要为医院检验科和临床实验室、第三方独立医学实验室等医学检验机构。浩欧博IPO招股书中也披露称,公司的直接客户以经销商为主,经销商的终端用户为医院,由于一家医院每个月的耗用量基本稳定,经销商每月采购的数量也基本稳定可预期。

根据此前披露的招股书显示,截至2018年12月31日,浩欧博向终端医院、经销商通过销售、租赁、直投以及向非公立医院实验室直投等方式累计对外投放1259台仪器。最新的招股书中并未披露该数据,但是,浩欧博表示报告期内,为加强与试剂销售联动,抢占市场先机,公司加大了对配套仪器的采购及投放力度。

2017年到2019年,浩欧博对诊断仪器类前五大供应商的采购金额分别为2212.46万元、3201.64万元和3943.11万元,占当年采购总额比例分别为37.03%、37.42%和37.67%,而浩欧博主要采购内容包括化学发光仪、全自动酶免仪、自动蛋白印记仪等,其中化学发光法产品必须与浩欧博提供的化学发光仪配套使用,不能通过开放式仪器进行检测或通过手工进行操作。浩欧博采购的仪器主要由深圳雷杜、深圳爱康和重庆科斯迈三家供应商提供。公司的试剂产品销售也对设备供应商有一定的依赖。

但是,2017年国家工商总局日前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医药领域不正当竞争案件查处工作的通知》,明确将进一步加强医药领域商业贿赂、虚假宣传等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查处,严肃查处假借租赁、捐赠、投放设备等形式,捆绑耗材和配套设备销售等涉嫌商业贿赂不正当竞争行为。2017年8月28日,卫计委、人社部、税务总局等九部委还联合印发《2017年纠正医药购销和医疗服务中不正之风专项治理工作要点的通知》,要求强化医药购销领域监督管理,严肃医疗服务行业纪律,规范医用耗材合理使用,强化医保等。

销售收入披露前后不一致,热衷与前员工做生意

此外,值得让人注意的是,浩欧博在招股书和第三轮问询回复中披露的部分试剂产品在黑龙江、辽宁、内蒙古等省份的收入存在数据前后不一致。根据第一轮问询函披露,2016年至2018年,黑龙江IgE试剂收入657.61万元、1102.96万元和1523.35万元。但在此后的回复中,黑龙江收入分别修订为295.01万元、433.24万元、636.19万元。辽宁、内蒙古等省也同样存在收入差异大的情形。最后,浩欧博核对后表示,在复制数据时带了求和公式,数据存在错误,并进行修订。

另外,还有共计17家前员工为浩欧博经销商,2016年至2019年上半年,前员工经销商销售收入占其各期总收入比例分别达21.96%、21.89%、23.75%、22.40%,占比不小。

声明: (本文为投资有道签约作者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否则视为侵权,本刊将追究法律责任)

读者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