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11-15 17:46 栏目:IPO专栏 编辑:投资有道 点击: 19,526 次
2018年11月13日(前日),证监会第十七届发审委第171次和第172次发行审核工作会议召开。在这两次发审会上,明阳智慧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苏州恒铭达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华致酒行连锁管理股份有限公司等三家拟上市公司携手上会。据会后的公告披露,审核的结果堪称皆大欢喜,三家拟上市公司的IPO申请全部获得通过。
同一天之内的全部首发审核申请获得通过,对于第十七届发审委而言,显然不是常态。
简单统计,截至2018年11月14日,证监会第十七届发审委合计在74个工作日中召开了113次的首发审核工作会议,其中只有7天的发审会是全部通过,概率非常之低。
这7个全线飘红的工作日是:2017年11月15日、2018年3月8日、2018年3月13日、2018年5月3日、2018年5月15日、2018年10月29日和2018年11月13日。而在这七个工作日中,2018年3月8日和2018年10月29日,分别仅有一家拟上市公司上会,当天的通过率达到100%,或许有偶然性的因素存在,可以排除在外。剩下的五个工作日中,有两天是两家拟上市公司上会全通过,有三天是三家企业申请IPO的审核都顺利过关。如果只考虑在同一天内两家及两家以上公司上会全通过的情况,那么同一天上会全部通过的概率是6.76%,确实比较低。
在最近的10月和11月,不仅出现了两次同日上会全部通过的情况,而且整体的过会率确实一步步在提升,这是一个积极的信号。
我们按月度对大发审委首发审核通过率的情况进行分析。从2017年10月到2018年11月的14个月内,证监会第十七届发审委每个月的IPO审核通过率依次分别为64.00%、50.00%、56.25%、34.00%、54.55%、58.33%、64.71%、76.92%、41.67%、59.09%、40.00%、73.33%、66.67%和83.33%,由于11月尚未结束,所以数据截至11月13日。
数据来源:证监会官方网站
我们从图形可以明显看出,从2017年10月的高点64.00%出发,下探到2018年1月的历史低点34.00%,此后逐步回升到2018年5月的中期高点76.92%,然后再度回落到41%左右,在通过率的底部震荡盘整了两个月之后,再度强势回升,到2018年11月(截至11月13日),已经创下本届发审委履职以来的历史新高83.33%。如果套用解读股票走势的技术分析对大发审委的通过率数据进行模拟解读,就是大发审委履职期间的通过率已经构成了一个“W”型的“双重底”,2018年11月的通过率强势突破了“颈线位”,上升趋势确立。在审核质量要求不变的前提之下,首发审核的通过率节节高升,应该说是令市场各方都乐于看见的事情。
尽管现在的审核通过率正在提高,但是从整体的通过率对比来看,还是偏低的。这可能恰恰说明本届(第十七届)发审委确实是审核把关尺度更加严格。
不妨将第十六届主板发审委和创业板发审委在2016年10月1日至2017年9月30日(因2017年10月在17日之前无首发审核结果,因此主板发审委和创业板发审委的实际审核截止时间为2017年9月底)期间的首发审核通过率总和数据与大发审委同类数据进行比较,或许能看出些端倪来。
从2017年10月17日,证监会第十七届发审委正式履职至今,合计共审核拟上市公司首发申请273次,其中通过审核的有150次,未通过审核的有89次,取消审核的有18次,暂缓表决的有16次,截至2018年11月14日,大发审委审核IPO申请的通过率为54.95%。比前一届主板及创业板发审委在2016年10月1日至2017年9月30日期间82.49%的总和通过率,低了27.54个百分点。其首发审核的把关严格程度,应该说是整体上明显高于以往。
但是按照月度审核情况进行分析,却发现审核趋严是从上届发审委把关的2016年就已经开始了,本届发审委只是延续了这个严格把关的趋势而已。
数据统计显示,第十六届主板发审委和创业板发审委从2016年10月到2017年9月的12个月内,其每个月的首发审核通过率分别为100%、82.35%、88.89%、81.63%、77.78%、94.23%、82.00%、79.69%、69.05%、85.19%、82.61%和73.58%,下降趋势比较明显。
数据来源:证监会官方网站
图上也可以看出,从2016年10月以100%的极限通过率高开,然后一路震荡走低,最终在2017年9月以73.58%的通过率收官,累计跌幅达到26.42个百分点。与本届大发审委低开后筑双底,然后在2018年11月向上强势突破是截然不同的两种走势。
也许正是因为本届发审委的严格把关,导致部分企业犹豫,在IPO的大门口徘徊不前,再加上2018年2月23日发布的“申请IPO被否企业三年内不得借壳上市”的相关政策规定,结果就是很多的企业不敢去申报材料。
截至大发审委履职之前的2017年10月16日,当时共有660家拟上市公司排队IPO,这其中,在2016年10月1日至2017年10月16日期间首次预披露的拟上市公司有371家。而截至2018年11月14日,只有463家企业排队申请首发审核,这其中,从2017年10月17日到2018年11月14日之间,进行首次预披露的拟上市公司只有157家。两相对比,最近一年新增提交申请首发材料的公司数却仅为上一年的42.32%,大大降低。
现在,这个局面应该可以改善了。
首先就是目前大发审委审核首发申请的通过率已经开始节节攀升,从近一半的公司被否,到三家有两家通过,再到现在的三家全过,这是一个明确的趋势。再者,证监会也在2018年10月19日公布了《关于IPO被否企业作为标的资产参与上市公司重组交易的相关问题和解答》,对于被否企业三年不允许借壳上市做出重新规定,“……对于重组上市类交易(俗称借壳上市),企业自中国证监会作出不予核准决定之日起6个月后方可筹划重组上市;……”
根据我们长期跟踪研究首发上市的经验,现在应该是那些符合IPO条件的企业申报材料的极好时间窗口,由于IPO的“堰塞湖”已经有效消除,现在基本上可以做到了“即报即审、审过即发”,从申报材料到上会审核大概在半年到一年的时间内,速度很快了。所以,就不要再犹豫了,赶紧申报材料去吧!还有那些扭扭捏捏,总是不愿意及时更新预披露的公司也不要再傻了,赶紧按照反馈意见函的要求,把招股书更新了,争取按时上会,否则后来者居上,你又要到后面去排队了。当然,那些问题公司也不要心存侥幸,赶来凑热闹、浑水摸鱼,照章严审、提升上市公司质量的总基调应该是没有变的。
声明: (本文为投资有道签约作者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否则视为侵权,本刊将追究法律责任)
李总威武
香港高原资本国际金融集团被骗子打
1
sad
[神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