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06-20 18:18 栏目:IPO专栏 编辑:投资有道 点击: 12,092 次
招股说明书有标点符号、单位、文字错误的,我们见多了,也就见怪不怪了。但是,类似迈为科技招股书中故意将应该比较百分比的地方,与同行对比绝对数据以及股东名单与工商系统不一致等这样离奇的事情我们还是第一次看到,所以也就当个笑话看看吧。
苏州迈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迈为科技)是一家集机械设计、电气研制、软件算法开发、精密制造装配于一体的拟上市公司,公司的主营产品为太阳能电池丝网印刷生产线成套设备。公司2017年6月12日首次向证监会递交了上市申请材料,2018年3月30日更新预披露。公司申请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上市,拟公开发售不超过1,300 万股份数量,募集资金6.61亿元,其中4.31亿元用于“年产双头双轨、单头单轨太阳能电池丝网印刷线各50 条”项目,其余募投资金用以补充流动资金。
招股说明书分析迈为科技的应收账款时,我们看到了令人啼笑皆非的一幕。正常来说,企业在与同行业可比上市公司做应收账款余额对比时,由于公司体量的不同,往往会采用应收账款占营收收入的比值的方法来进行相对比较。而在迈为科技的招股说明书中,公司竟然直接与上市公司比起了应收账款余额的绝对数据,最后竟然还给出了相应结论:“公司整体应收账款余额低于行业平均水平。”可是这样的一个结论,意义何在呢?
招股书中迈为科技选取的同行业可比公司包括两家A股上市企业,先导智能与金辰股份,以及五家新三板挂牌企业,分别为捷佳伟创、帝尔激光、博硕光电、罗博特科和奥特维。根据招股说明书披露,迈为科技报告期内应收账款余额分别为5,313.96万元、8,143.33 万元、8,684.53万元, 而选取的七家同行业可比公司2015年与2016年平均的应收账款余额分别为1.18亿元和1.38亿元,远高于公司同期的应收账款余额。然而,通过仔细查阅不难发现,上市公司先导智能2015年与2016年应收账款分别为1.66亿元与2.21亿元,另一家刚刚过会即将登录A股市场的捷佳伟创2015年与2016年应收账款余额分别为3.21亿元和3.06亿元,单单这两家上市企业与准上市企业的应收账款就大大拉高了行业平均水平,那么这两家企业的规模与迈为科技相比如何呢?
根据公开资料披露,捷佳伟创报告期内营业收入分别为3.5亿元、8.31亿元、12.43亿元,先导智能报告期内营业收入分别为5.36亿元、10.79亿元、21.77亿元,而上述我们提到迈为科技在报告期内的营收收入仅为1.04亿元、3.45亿元、4.76亿元,与上述两家企业的市场规模存在数量级上的差异,因此公司的应收账款余额低于上述营收规模远高于公司的企业可能也就不足为奇了。然而招股书中却直接拿公司的应收账款绝对数据与大体量上市企业的相应科目金额进行对比,也算是让我们开了“眼界”。由此可见,公司应收账款余额的绝对值低于同行业可比上市公司平均值并不可笑,可笑之处恰恰是用应收账款余额的绝对值与同行业可比上市公司去比较。
还有一个更搞笑的,迈为科技与同行业可比上市公司仅仅比较了流动比率,却把速动比率的比较抛之脑后。据招股说明书披露,公司报告期内速动比率分别为0.70、0.67、0.50,可见速动比率较差不说,还在报告期内逐年下滑,也难怪公司不愿拿出来比较了呀。
据招股书披露,苏州迈拓投资中心(有限合伙)(简称“迈拓投资”)为公司员工控股平台,并持有公司6.54%比例的股份。然而令我们吃惊的是,在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中,迈为科技登记的股东竟然“查无此人”!
根据迈为科技的招股说明书披露,公司现有的股权结构如上图所示。可以清楚的看出,迈拓投资为公司的十个直接股东之一。然而,通过查询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可以发现,迈为科技的股东结构由上图中四位自然人股东与除迈拓投资之外的其余五位法人股东构成(总计只有九个股东),招股书中披露的股东迈拓投资却“不翼而飞”,实在有些搞笑。
据招股书披露,迈拓投资是迈为科技的员工持股平台,成立于2016年6月28日,执行事务合伙人与实际控制人就是公司的实际控制人周剑与王正根。目前迈拓投资共有合伙人41人,持有迈为科技255.14 万股的股份,持股比例为6.54%。其中普通合伙人周剑与王正根分别持有该员工持股平台份额的48.17%与27.00%,有限合伙人多为各部门主管与工程师,持有该平台0.05%到8.81%的份额不等,出资来源为个人合法自有资金。
据迈为科技的股本演变说明书披露,2016年11月25日,经股东大会决议,迈拓投资向迈为科技增资210万元入股,持有公司210万股,据称此次增资已于2016年12月19日通过苏州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完成了工商管理变更手续。同年12月20日,公司将资本公积金690万元转增股本690万股,各股东按照原持股比例享受增加的股本,因此迈拓科技的持股数增加到255.14万股,同样据披露此次增资已于同年12月20日通过苏州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完成了工商管理变更手续。
然而,以上两次增资引发的股权变更,在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中是有所体现的。在公示系统中“变更信息”一栏,第一次增资由3,000万元增至3,210万元,第二次增资由3,210万元增至3,900万元,两次增资的变更日期都为2016年12月29日。然而,尽管增资数额做了变更,但作为增资方的迈拓投资却并未出现在上述公示系统提供的公司股东名录信息之中。这就让我们觉得很奇怪了!增资数额做了变更,但股东信息却没有相对应的变更,新的股东也没有添加,这到底是工商行政管理局的工作疏忽呢?还是公司压根就没有去工商局登记新增股东“迈拓投资”呢?如果是后者的话,那员工持股平台“迈拓投资”的增资资本又计在了谁的名下了?这其中的种种蹊跷,恐怕迈为科技上会时要向发审委们好好解释一下了。
除了员工持股平台入股迈为科技没进行工商登记外,我们还在招股说明书中发现了一家“神秘”的已经注销的关联企业——深圳迈为。而关于这家关联企业的介绍,在整本招股说明书中,却没有任何专门说明。
深圳市迈为科技有限公司(简称“深圳迈为”)与此次拟上市的苏州迈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企业名字相似度较高,我们是在迈为科技的高管履历中注意到了深圳迈为这家公司。据招股说明书披露,迈为科技的实际控制人、董事长周剑在2009年8月至2012年10月期间曾任深圳迈为的董事长,另一位实际控制人,也是迈为科技总经理王正根也曾在上述相同期间内任深圳迈为的总经理,除此之外,迈为科技副总经理施政辉曾于2009年8月至2012年8月期间担任深圳迈为的技术总监与监事,迈为科技的技术服务部总监、迈展自动化副总经理连建军曾于2009年8月至2010年8月任深圳迈为的电气主管。但是关于深圳迈为的具体信息,在招股书中没有任何披露。
根据工商信息相关公开资料显示,深圳迈为成立于2009年8月5日,注册资本200万元,已于2012年10月15日注销。公司法人即为迈为科技的法人周剑,大股东也与迈为科技相同,为周剑与王正根,两人各持有深圳迈为36%的股份,公司经营范围主要为自动化设备研发与销售、软件开发等。而根据迈为科技的招股说明书披露,迈为科技成立于2010年。由此算来,迈为科技成立于深圳迈为注销日期的两年之前。而且,两家公司同时并存两年之久,名字高度雷同,股东也大体相同,两者的经营范围比较类似,按照比较谨慎的原则,招股书恐怕应该对此做一说明,哪怕是简短说明。但是,面对如此紧密的关联关系,甚至有可能是公司前身的深圳迈为,公司却对其三缄其口,是不是有什么难言之隐,还是根本不值得一说,也不需要说明了?我们就不得而知了。
声明: (本文为投资有道签约作者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否则视为侵权,本刊将追究法律责任)
李总威武
香港高原资本国际金融集团被骗子打
1
sad
[神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