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4-05-05 17:46 栏目:封面故事 编辑:投资有道 点击: 5,064 次
作者:顾慧妍 来源:投资有道12年9月刊
首批飞马星驹企业中,企业间的关系很紧密,沟通顺畅,能够共享信息和资源,有些公司是上下游关系,正在形成一个比较良好的生态圈,这个正循环的力量将会越来越大。
1974年出生的郭涛已经是第二次创业了。
他玩摄影、参加汽车拉力赛、写毛笔字……工作之余的一切活动用他的话来说都是为了使自己内心更为强大。
他在国企工作过,破过产,在外企打过工,不安于现状的他选择了第二次创业,现在他是麦启数字科技有限公司的创始人。
麦启试图用互动的方式改变未来展览展示更有效的呈现方式,通过创意规划设计,借助数字技术与多媒体硬件结合,能够让产品与消费者之间的沟通更加有效,让消费者能够更直观的体验到产品传递的信息。
值得注意的是,麦启立身于3131电商孵化园区的同时又享受着飞马旅提供的各种支持。通过这些支持,麦启正在默默地进行数字互动展览展示的革命。
作为创业者,郭涛并不满意如今中国的创业环境,“牵绊太多,制度将一些东西都框死了。当一个创业型企业真正缺钱或者人的时候,政府并不能够及时提供一些帮助。”
郭涛直言,作为一个创业者,内心必须具备有强大的抗击打能力,这是成功的先决条件。
“我并不建议一毕业就创业,因为年轻的创业者没有这样的内心和处事的经验。”
纠结的创业过程
“麦启实际上是一个为展览展示和营销活动提供互动解决方案的公司。通俗地讲,有点像公关公司,但是又有技术含量,有一点像展览展示公司,但又有自己的软件开发团队。”
实际上,走到现在这一步,郭涛经历了很多。2007年,郭涛所在的一家展览公司与葡萄牙一家公司合资了互动科技有限公司,郭涛出任总经理。6个月后,这个拥有不少欧洲员工的公司即宣告关闭。原因很简单:欧洲的雇员觉得中国节奏太快,跟不上。“中国人疯了,一切都那么快!做个方案只有2天?在我们那里可是1个月的活儿啊!”2008年,解散了合资公司以后,郭涛开始创立上海麦启数字科技有限公司,中方的雇员一个都没少的跟着他扛起了新公司的大旗。
当时郭涛以为,他的公司已经迈入了正轨,但是,一场人事巨变几乎让他无法前行。
“2009年没赚钱,麦启的其中一位合伙人看到公司效益不是太好,现金流只能维持两三个月,于是就带着很多人跳槽了。”这意味着核心技术团队的流失。更为雪上加霜的是,那时的郭涛还遭受到了病痛的折磨。
“那个时候公司就像是缺了一个翅膀的鹰,根本没法前进。身体差点垮掉,体重下降了二十几斤。公司面临非常严峻的困境。值得庆幸的是,留下来的人都坚定的跟我走到现在。没过多长时间,我们的技术团队又重新组建了,甚至更好。”
随后,2010年销售额翻了9倍,2011年持续增长。
目前,麦启数字科技公司旗下已全资控股上海麦迪广告公司,已经投资成立“壹乐魔”移动互联网公司。接下来,按照郭涛的话来说,“如果有需要,今后一步或许就是和资本对接,或许IPO。”
飞马旅的服务很实诚
郭涛觉得,飞马旅提供的帮助非常实诚。
他认为,飞马旅与3131园区做的是不同的工作,能够提供更为紧密和具体的服务,并能够真正为企业考虑的帮助。如企业的财务规划、财务管理、企业的战略调整、人事方面的支持等。同时也会提供定期的相关内容的培训。
在人力资源方面,飞马旅的服务模式是这样的:企业率先向飞马旅提出实习生的需求,然后飞马旅会通过“黑苹果”机构在全国各大院校中寻找专业对口的实习生,进而对他们进行培训,培训完毕后再输送至企业中。“很多实习生经过实习过程后就留在公司了,成为了公司非常好的中坚力量,这是非常实在的。”
“还有就是营销方面,我们之前网站、微博都不是那么给力,飞马旅就组织培训公司怎样通过微博进行营销。”
作为被孵化企业,他们能够得到的不单单是这些。飞马旅会选择合适的资本与企业进行对接,“到目前为止有两到三家的资本和我们谈过。其中有非常懂我们这个行业的资本,这就是飞马旅的特点。”郭涛说。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首批飞马星驹企业中,企业之间的关系很好,信任度很高,甚至可以凭借信用相互借钱。郭涛认为,飞马星驹企业能够共享信息和资源,有些公司是上下游关系,所以正在形成一个比较良好的生态圈,这个正循环的力量将会越来越大。
“钱”与“人”的支持还不够
对于这个二次创业的人来说,中国的创业环境是否真的变好?
郭涛并不这么认为。
“上海的创业环境相对较好,对创新型企业支持非常大,但是总的来说还是不够,因为企业发展过程中需要的支持,特别是在金融服务方面的支持,相对来说还是很差的。”
以麦启为例,公司有世界五百强或者是上市公司的客户,但是在需要资金支持的时候,他们不能够凭借其信誉获得银行的支持。即使看上去有符合标准的政策能够给予支持,但是时效性又很差。“当国家真的愿意给你这个钱的时候,我们实际已经度过了难关,或者没法度过这个难关了。”
人才服务方面的缺失,也使得一些创业型公司留不住人,郭涛认为,这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上海人才济济,但对于那些仅仅看上去有潜力的公司,人才没有信心,就连公司领导自身可能也觉得底气不足。
“虽然政府有规定对于某些高标准的人才,能够提供一定的帮扶政策,但是对于我们这种企业来说,符合政府扶持标准的人才还没有需求,但需要的人才又根本无法享受到这样的政策。”
“如对专业人才的各方面的扶持政策,比如户籍、个税、子女,方方面面生活上的问题落到实处,对留住人才还是比较有用的。另外,上海公司聘请雇员的成本很高,是不是能够对创业型企业提供一些支持。”郭涛如此建议。
声明: (本文为投资有道签约作者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否则视为侵权,本刊将追究法律责任)
李总威武
香港高原资本国际金融集团被骗子打
1
sad
[神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