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4-05-05 17:39 栏目:封面故事 编辑:投资有道 点击: 4,860 次
作者:顾慧妍 来源:投资有道12年9月刊
单纯的看,中国的创业者们正处于最幸福的时代。既有各级政府出台的一条条创业扶持政策和扶持基金,也有各类国有企业经营的创业园区,同时,还有一批投奔“天使”的投资基金,以及由他们所创建的各种“孵化器”。曾经的“硅谷梦想”,似乎正在当前中国变为现实。
为何要谈创业,因为从“全民PE”到“全民天使”带来的“全民创业”正在纷纷扰扰的涌动,从“投资一个产品”到“投资一个公司”,揣着资本的投资者们仿佛又看到了更大的商机。
中国的创业环境真的更好了吗?在我们的采访中,“全国也就那么几个‘天使’”的话语道出在很多创业者眼里,“不差钱”背后还是“很差钱、差资源”。
中国的创业环境也许并没有变得更好。创业者们更相信自己,相比起资金,他们更关注其他的东西:人才、税收,以及创新的可能空间。
“孵化器只能孵出小鸡,而孵不出凤凰,凤凰只能是野生的。”卫哲说得也许有些直白,却也说出了众多创业者的心声,他们不愿意像小鸡一样被“圈养”在孵化园区。由各类投资基金实际主导着的“孵化器”,以及越来越热衷地“天使”或“导师”,究竟能为创业投资带来多大新鲜感?为创业环境的改善发挥多大的作用?一切还需要时间的检验。
真变好了?真的变好了么?PE转型优化企业环境?
有创业者认为,中国创业环境的变好是在于创业孵化器的出现和发展,从曾经的创业园区到创新工场等一系列的企业孵化器,他们确实是在做着除资本以外的一些帮助创业者成长的事情。
张谏正准备从无锡回到苏州,到底下一步是继续创业还是放弃,他很迷茫。或许当初从盛大离开的这个决定是错误的。
他是80后,是新一代的创业集体中的一份子。同90后相比他们的想法更为成熟,而同70后相比他却没有那么踏实。
有人说,如今在这个资本纷至沓来的年代,创业者何须愁钱?也有人说,中国的创业环境将会靠拢美国,诞生出一个个“乔布斯”。但事实是否真的是这样?
张谏如今在质疑当初自己的决定:放着好好年薪几十万的工作不做,反而选择了创业。目前自己的公司依旧草莽,没有核心技术,随着公司盈利的减少,曾经的创业伙伴乃至于同事萌生退意。
“缺乏合理的商业模式,同时缺乏一定的指导,导致公司在很多方面都是‘草根’。同时,政府对于这样的小型的创业型企业并不是很在意,在行政乃至于人力方面公司成本很高。” 张谏说,“所以光有钱,远远是不够的。”
但也有创业者认为,中国创业环境的变好是在于创业孵化器的出现和发展,从曾经的创业园区到创新工场等一系列的企业孵化器,他们确实是在做着除资本以外的一些帮助创业者成长的事情。“创业成功是一个概率非常小的事情,然而创业孵化器将这种概率扩大了。”
这是一个好的苗头。但如何将中国的创业环境变得更好,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PE:走向早期做“天使”?
越来越多的PE转向VC,越来越多的VC成为了“天使”。因此有人认为,对于创业者来说,钱这事儿靠谱了。
“确实,对于我们这样的企业,不缺一些小额的投资,这也是我当初选择创业的一大原因,我以为企业只要生存下来了,就有发展的希望。”张谏说。这或许是大多数获得投资后的企业的心态。以IT业为例,鲜有不靠风投而成功的创业案例,资金来源广泛再加上具备一定规模,基本上是IT创业故事的典型特征。
但是他们没有注意到,这个心态一开始就出现了偏差。安能物流的总经理王拥军说:“我看到很多的年轻人奔波于投资界的各个活动中,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寻找投资,这似乎成了他们创业或者走下去的唯一目标,从长期来看,作为创业者是很有问题的。”
《创业家》杂志创始人兼社长牛文文也曾公开表示:“现在很多年轻人揣着想法和主意在天使投资人门口等着拿钱,现实吗?不能依赖别人投资来创业。”
实际上,PE走向早期的目的,从资本的角度来说,更是他们挽救自身颓势的一种方法。
据投中集团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前4个月,PE的IPO退出平均账面回报率已经降至3.58倍。业内人士指出,PE行业已进入盈利困难阶段。而由于早期投资成本很低,投资可以通过企业的后几轮融资实现退出,不用全靠IPO退出,获利往往有数十倍,不少PE开始转向早期项目的投资,“天使化”自然成为PE业未来一个发展趋势。
然而,创业不仅仅需要的是钱。
合理的引导、政府的支持、金融政策的融合、人力成本的降低,这些方面都制约着一个创业型企业长期的发展。
中国的经济环境、创业环境变化得太快,这个行业一下子涌入的人也太多。创业者年轻化,使得政府也不知道创业企业真正需要怎样的帮助,哪怕是创业者自身也不知道需要什么样的帮助。
创业孵化器:层出不穷打服务牌
随着越来越多的人涌入创业这个领域,具有政府背景的创业园区已经无法提供足够的资源来帮助创业者,此时,随着资本转向早期领域的关注,创业孵化器就此诞生。这是不是意味着中国创业环境的变好?
李开复和创新工场2009年将创业孵化器概念带入大众视野,让原来带有神秘色彩的天使投资接地气,短短几年间,国内披着创业孵化器外衣的投资机构如雨后春笋般冒出。
创业者对于孵化器的评价大致是这样的:同原始的创业园区在地理上将创业者结合在一起的策略不同的是,一些企业孵化器更多的是软性的服务,如在经营上、乃至于理念上能更好的贴近创业者,从精神上将更多的上下游企业联系在一起,从而形成一个正循环。
有业内人士总结,国内孵化器模式大致有四类:一类是创新工场模式,提供场地及配套服务,主要服务所投资企业;一类如福地创业园区,入驻企业既包括旗下投资的企业,也包括其他企业,园区提供软件方面服务;一类是政府划定特定区域,盖好楼邀请企业入驻,提供一定扶持政策;一类是如飞马旅此种,给创业者和投资人提供交流平台。
曾经的创业园区,一般通过提供一定时间段内免费的办公场所;免费的办公桌、电脑、传真机、打印机等常用办公设备;免费的公共文秘、财会、人事服务;免费的创业咨询、项目评估、管理培训等服务;免费办理大学生创办企业各类证照、协助落实有关财税优惠政策等来吸引创业者的加入。
现有的孵化器模式,则以创新工场为例,其模式在于由母公司投资团队搜集项目、招兵买马,打点一切,再招聘创业者,分给其项目、人马和资金,一年后劝其脱离平台独自发展。
在这样的模式下,如今创新工场周围已形成十分浓厚的创业氛围,形形色色的创业者在其附近的车库咖啡、贝塔咖啡中相互交流,分享创业经验。
值得注意的是,创新工场产业链在延伸,并不仅限于移动互联网、消费互联网、电子商务和云计算。
而与创新工场针对的领域不同,飞马旅则为创业者提供标准支持服务,在提供这类帮助的情况下,让支持服务以微股份置换的方式,收取小比例的股份,让服务者与创业者的利益构成共同体。
作为孵化器,能够真正的给创业者带来什么?创新工场将自己的服务团队称为“补链工程师”,飞马旅将自己的服务团队命名为“飞马服务员”。两者能够为创业者提供服务的理念是相同的,即“企业和项目缺什么,孵化器就帮助他们补什么”。
接受飞马旅孵化的麦启数字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郭涛称:“我们之前网站、微博都不是那么给力,飞马旅看到了这一薄弱之处,便就‘微博营销’进行了相关的培训。这个真的是与时俱进的,目前还没有专业培训机构认真的去做一套教材,来教创业企业如何通过微博进行营销。”
也有创业者认为,孵化器带来的更多的是隐性的服务,“成功的企业更能够看到孵化器的好处”。
驴妈妈旅游网董事长洪清华表示,孵化器首先能够为创业者提供一个好的办公环境;其次提供的是经验上的分享,构建交流上的平台;再者,许多孵化器还提供相应的导师给予孵化企业在创业方向上的指导。
张谏在创业之时并没有选择孵化器,他认为既然自己能够找到投资,就不需要寻找孵化器提供的软性帮助,但显然,他在这些软性方面吃了亏。
创业者:创业环境好了吗?
孵化器帮助了更多创业者走向成功,但仍然有众多创业者认为孵化器的出现并不能使中国的创业环境真正的变好。
首先,他们觉得孵化器所承诺的,能够帮助被孵化企业寻找更多的投资这一点就十分牵强。实际上,中国哪里有那么多“天使”?王拥军就表示,相比专业的天使投资机构,他更愿意动用自己的人脉来寻求资金,他认为这更靠谱。
郭涛则认为,要说中国的创业环境是否变好,投钱多并不能说明问题。“实际上,对于一个初创型的创业企业来说,中国的创业环境在更多方面是不够好的,例如在金融服务方面的支持是不够的。麦启即使拥有良好的客户订单以及信誉,也无法凭借此获得银行的相关贷款,有的银行甚至并没有这样的产品存在。”
冯小刚《天下无贼》电影中已经将“人才”的作用诠释得相当到位。人才对于创业型企业来说确实是“要命”的事情。很多人认为,创业型企业起来的快,死的也快,因此相对于其他企业,创业型企业在很多方面底气不足。
此外,在?国这个行政色彩较为浓厚的环境中,创业型企业想要申请某一补贴或者支持,需要较为冗杂的程序、较大的工作量和较长的申请时间。“在做这些相应的文件过程中,耗费了大量的工作量,但最终的结果却是不一定申请成功,这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是一种浪费。”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创业者多不用为第一桶金担心,但实际上,目前的创业门槛正在不断提高。
“我们知道早期的创业者像柳传志和刘永好这样的,5万、20万就可以创业。后来互联网的一代,马云、马化腾、李彦宏,卖掉一套房50万就能创业。到了现在,创业起码需要200万,创业的门槛更高了,玩票的不行。”牛文文说。
同时,人脉、媒体资源也考验着如今的创业者,刚出学校的年轻人根本没有这些资源的积累。
中国出不了“乔布斯”
中国能否出个乔布斯?可以说,还存在一定差距。根本因素上缺少了什么?缺少了所谓的硅谷创业基因:允许失败、海量好主意、风投群支持、一批优秀的创业导师、连环创业、骨子里的DIY精神、政府税收等政策支持。
奇虎360创始人周鸿祎称,在硅谷新一轮互联网创业中,商业模式比较清晰,明显比上一轮稳健,涌现出一批非常年轻的成功创业者,这与硅谷非常成功的导师环境很有关系,而中国创业者恰恰缺乏类似“硅谷导师”这样的角色。
另外,中国与美国创业环境间的差距同两国高校教育之间的区别有关。中国的高校教育生产出的产品更多的是思想雷同的“就业者”。在美国,学生的创业想法得到了充分的支持。
有资料显示,在美国的麻省理工学院中开设有一个“专利池”,任何一个麻省的学生或者校友,可以缴纳一笔费开设一个帐号,然后提交他设计出来的专利,而任何一个有帐号的麻省学生或者校友,也可以从这个专利池中去购买他看中的专利,开始创业;买家也可以邀请卖家一起合伙创业。这便使得能够发明专利,但未必适合创业的学生通过买卖有相对的回报,而适合创业的学生则就此拥有了自己的核心技术。这或许就是双方高校教育存在的最大不同,这也是两国创业环境出现不同的“开始”。
声明: (本文为投资有道签约作者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否则视为侵权,本刊将追究法律责任)
李总威武
香港高原资本国际金融集团被骗子打
1
sad
[神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