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4-04-25 16:09 栏目:专栏 编辑:投资有道 点击: 4,387 次
本文标签: 艺术品市场
作者:西沐 来源:投资有道12年1月刊
2011年末严冬来临之际,藏界越来越多地纠结于中国艺术品市场的走势。特别是面对说不清是喜是忧的拍卖结果,这种纠结的情绪似乎非但没有消解反而更加浓厚。
最近我们常常听到这样的声音,中国艺术品市场正在进入调整期,市场将会出现大规模的下滑;也有很多音声呼喊中国艺术品市场正在失去其发展的动力,从而出现调整下滑。我们不禁要问,中国艺术品市场真的渐失动力了吗?我们需要看清一个问题,是中国艺术品市场渐失动力,还是海外艺术品拍卖市场的风向标在中国艺术品市场的标示作用正在在失去。这的确是一个问题。
中国艺术品市场的最大调整是市场结构调整,是以价值发现为主线进行的;中国艺术品市场的最大问题是培育中国艺术品市场退出机制与体系,否则流动性造成巨大的压力与挑战会对市场造成重大的伤害;中国艺术品市场的最大风险就是我们的需求结构过分单一,且未得到优化,大量的投资需求使不少艺术品并未最终到达消费的终端环节,而是更多地存于投资者的流通环节与中间环节,真正的资产配置市场还远未形成艺术品市场中,大量的艺术品悬浮在流通环节而未到最终消费环节;中国艺术品市场的当务之急是创造消费需求,迅猛增长的市场需要的是越来越强大的消费需求来支撑;中国艺术品市场的最大动力是国运增强所带动的艺术品消费的不断兴起,艺术品市场金融化、大众化、社会化是其动力源。
我们讲,市场的调整并不一定意味着动力的失去,有时,也可能是动力聚集的一个方式。当前,我们可能看到的主要有三个状况:一是大的龙头性拍卖企业的拍卖总成交额在高位上有所回落;二是高估价拍品的成交率下滑;三是人气似乎在流失。但我们讲,这种局面更多地是中国拍卖业的大势在分化,这是分化过程中的一个必然现象。但这种市场现象也反映出一个变化,那就是市场的投机成本在加大,投机所形成的空间在缩小。同时,以艺术史为大背景,以学术为主线的价值发现的氛围与兴趣正在形成的过程中。这个过程,也正是中国艺术品市场结构性调整的过程。
所以我们讲,中国艺术品市场的新的动力机制正在建构中,新的动力也正在形成。中国艺术品市场渐失的是以欧美为核心的中心定价原则,渐失的是正在走出对崇洋式话语权的迷恋。新的中心定价原则与话语权,是中国艺术品市场结构性调整的的基础与依据。中国本土的资本力量正在想有所作为,虽然这个路程还很漫长。
艺术品资本力量的聚集与市场规模在世界上称雄,正使得中国艺术品市场找到了一点自信与勇气,终于能够理性地睁眼看世界。我们越来越渐失的是盲从与盲目,渐渐增强的是自觉与自信。
另外,中国艺术品市场的动力,还应包括在掌握了相应的话语权与定价权的时候,更应加强市场规范与秩序建设,从而吸引更多国际市场的资源与购买力参与到中国艺术品市场中来,把相对封闭的内源式发展的中国艺术品市场,在资本迅猛国际化发展的过程中,打造得更加开放、更加国际化,从而强化中国艺术品市场与国际艺术品市场的融合能力,这也是中国艺术品市场调整结构,增强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方面。
(西沐 文化部文化市场发展中心研究员,文化部《中国艺术品市场白皮书》统筹与执笔人,中国画廊联盟执行理事长、秘书长,中国市场学会艺术品市场专家委员会主任。)
声明: (本文为投资有道签约作者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否则视为侵权,本刊将追究法律责任)
李总威武
香港高原资本国际金融集团被骗子打
1
sad
[神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