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4-05-22 17:24 栏目:非常道 编辑:投资有道 点击: 4,518 次
作者:陆晓晖 来源:投资有道
目前客户最为熟悉及感兴趣的投资产品分别为:银行理财产品、信托和P2P。对于收益率的要求,大量投资经验丰富的客户都不约而同落在11~12%之间。往年较受欢迎的基金、阳光私募、定向增发类产品,光环褪去。同时客户普遍不愿接受期限较长(≥2年)的产品。
说到金融理财产品,很多高端客户通过经验累积,本身已成为大半个“专业人士”。通过融义社区理财中心的第二家门店联洋店的开业,让我们有机会为更多高端人士甚至是资深的金融业界人士提供服务。他们不仅普遍教育程度高,而且金融投资经验丰富;不仅愿意接受服务,更不吝为当下理财行业服务改善献计献策。社区理财,使我们作为独立财富管理机构,能够更有信心的提供更为专业化服务。
据我们的了解,目前客户最为熟悉及感兴趣的投资产品分别为:银行理财产品、信托和P2P。对于收益率的要求,大量投资经验丰富的客户都不约而同落在11~12%之间。往年较受欢迎的基金、阳光私募、定向增发类产品,随着市场的持续低迷,褪去了光环。同时客户普遍不愿接受期限较长(≥2年)的产品。社区高端客户多有各种投资经验,不少已经确立了明确的产品喜好、积累了一定的投资心得。
但在我们直接与客户沟通过程中,发现理财客户普遍对自己理财需求仅有模糊的认识,无法具体化,更不要说定量的分析了。目前普遍的产品偏好所对应的客户需求:
1.银行理财产品、信托、P2P受普遍欢迎。这体现客户对固定收益产品的钟爱,满足的是其本金保障的期望(至少客户是这样认为的);2.收益率11~12%的期望。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数字。在我们去年设计第一款结构性产品时就把收益率期望设为11~12%。假设是资金100万元,平均通胀每年5%,20年后本金不贬值,且能在20年后靠投资收益支付相当于目前水平的生活开支。我们一开始认为客户的预期来自于过往的经验,而很多客户经验中,2011年底信托收益率一度高达13~14%,所以并非只是简单的收益率预期高了之后,无法下降的问题,而是客户通过自身经验、感受所得出的收益率的需求。3.不愿接受长期限,并非来自对自身流动性需求的考虑,而来自于对产品不确定性的担忧。
由此我们衍生出来的一个问题是:产品投资=理财吗?理财是借助各种金融工具,通过规划、执行来满足个人及家庭全局的理财需求,这一类的需求往往可以通过不断地沟通与归纳进行量化。而产品投资往往只专注于某一种或几种金融工具,与自身需求有着显著的差距。正如我们需要若是电脑,则仅有主板和一堆零件并不能满足我们的需求。
目前客户对于两者的混淆,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首先,对自己的理财目标,寄希望于某一个产品上完成。这是将投资产品与理财等同的一个佐证。然而,事实是:除了特定时期,因为某些特定因素(如股改、货币超发但金融渠道融资困难等)以外,确实难以用某类产品完成整个理财目标,除非目标收益率足够低(如退休金远高于支出的退休人群)。其次,定性与定量的错配。客户对产品的评价通常是定性的,我们最常见的问题便是“你们有什么好产品?最近什么样的产品最好,最合适?”然而客户自身的理财目标,最终往往是定量的:目前有多少资金,需要几年后,完成什么样的目标,差额是多少,期间是否有持续的资金进入等等。混同投资与理财,其所带来的不匹配,很容易使对产品已非常专业的客户,失去缜密规划自己财富的机会。再次,自我控制的差异。专业于产品投资的客户,常碰到的最大问题就是自我控制。相对于做理财规划的客户,可能因为沉浸于某类产品,而对该类产品的前景过于乐观,从而倾向于投入过多资金。
笔者认为,目前家庭理财规划方案有三个基本原则。第一,长期来看,资产配置必须满足预期收益。很多客户过度回避负面波动,不愿承担正常的、适量的风险,以致长期预期目标无法满足。比如过去10年平均通货膨胀率约为每年5%(根据GDP平减指数获得),而很多银行理财产品年化仅4%多。全部投资于银行理财或存款类产品,资产始终处于实际贬值的状态,而且这还没有计算产品转投时,不计息的真空期间的损失。第二,市场机会出现时,资产配置须具备向上的潜力。由于经济和市场都有周期性,所以无论我们的规划或产品选择多么卓有成效,在一些困难的年份中,在坚持原有风险控制的前提下,收益率难免低于长期计划。因此,当市场和经济出现机会时,是否能有足够的,在可接受范围内的风险暴露,来享受这个向上的超额收益,显得非常关键。而这一点上,目前很多中高端的客户,正在失去这一优势:他们的家庭资产中,配置于风险资产的比例过少,以至市场出现机会时,配置调整将较为被动。第三,在极端风险来临时,保持(至少大部分)资产安全。目前国内大多数的理财产品都基于一个基本假设,即国内的房价不会巨幅波动。着泡沫的不断增长,目前的评估价格水涨船高。而很多融资项目都是以市场评估价作为抵押的基础,且不断更新提高。正如2007年时很多理财产品都以美国金融公司的股票打七折、打五折作为安全的卖点,当时看都是相对安全,但最终灰飞烟灭,客户损失惨重。而回过头来,才意识到这部分资金只是想拿固定收益而已-虽然它高了百分之二三。因此在家庭理财规划中,通过组合配置的方式,降低“黑天鹅”事件发生对资产的冲击,显得尤为重要。
陆晓晖
上海融义投资咨询有限公司(融义财富管理中心)总经理曾供职于知名外资银行,多年专注个人财富管理领域
声明: (本文为投资有道签约作者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否则视为侵权,本刊将追究法律责任)
李总威武
香港高原资本国际金融集团被骗子打
1
sad
[神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