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M50创意园园区入口处,一件醒目的挂满了各种交通指示符号的树状艺术装置,让很多人为此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这件装置的作者龚新如却没有他作品那般高调,而是一个人将工作室安放在了距上海市区遥远的西郊,默默找寻着自己的艺术梦想。
于幸泽,一位活跃在当代艺术领域的旅德海归艺术家,我们看到,旅德期间,他的作品中隐喻了一种“真空般”的海外游子对西方社会的切身体会和生存体验;归国后,开始了对透明媒介和绘画观念的探索,并延伸至更加广阔的当代视觉文化生产,对当代视像的想象力表现在绘画语言和方法上的可能性进行了多年实验。
在外来文化、工业革命、社会政治革新巨大的冲击下,坚守在传统国画阵地上的艺术家越来越少,而能够依托传统水墨有一番建树的更是少之又少,而在毛冬华的作品中,我们看到了一位70后年轻国画家的追求,面对新题材,采用新语言,表达新观念,在处处彰显时代特征的同时又不失传统的韵味。
当你起床,看着窗外一抹阳光,其实这就是一种幸福,那证明你还健在;当你走在路边,看到花儿正茂盛的开着,闻到一种芳香,其实这就是一种幸福,那证明我们生活的很安逸;幸福其实很简单,一花一世界,一树一菩提 。
他们是一群70后,有着共同的成长背景和兴趣爱好,他们是一个群体,却又有如一个个体,正如郑国谷所说,他们三个人是三位一体的:“陈再炎学书法出身,是我们的活字典,但凡是跟传统有关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