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12-16 10:53 栏目:基金 编辑:投资有道 点击: 169 次
“今年是我管理基金的第八年,管理时间越长越发谨慎,也越来越喜欢做降低波动的事情。”近期,西部利得基金总经理助理、主动量化投资部总经理盛丰衍在接受专访时,这样描述他心态上的变化。
在采访中,他坦言自己曾在2024年初的大幅波动中遭遇很大压力,也越来越意识到降低波动、优化风险收益比的重要性。在综合考量下,他把投资目光放在了波动率更低的央企上,希望通过杠铃策略配置核心红利央企和其他潜力央企,分享国企改革机遇。
警惕“拥挤的风控”
回顾2024年以来的市场,盛丰衍坦言,2月份的市场让他印象深刻。当时,以小微盘为代表的股票发生巨幅回撤,他管理的部分产品触发了预设的风控,尽管他判断市场已经处于底部位置,但受纪律和客观条件影响,不得不做出部分止损操作,以至于错过了之后市场的V型反弹。
盛丰衍把这种现象称为“拥挤的风控”,他认为,机构资金的行为往往具有一致性,在止损这一风控机制的影响下,很容易发生集中砍仓。盛丰衍解释称:“我们可以把止损理解成一种保险,保险是要付保险费的,机构止损的本质是支付保费。但是由于同样操作的人太多,导致保费成本高昂。”
在盛丰衍看来,目前机构主要有两种控制仓位的办法:一种是按回撤止损,即超过止损线便砍仓;另一种则是维持仓位的固定比例不变,如果权益仓位因为市场下跌而减少,就补仓至原本比例。“后者以养老金为例,假设股票仓位永远配置三成,那么跌了就买、涨了就卖,这是一个稳定的配置。”盛丰衍表示。
其中,践行第一种仓位控制办法的机构投资者占比不断提高,但盛丰衍表示,第一种模式容易发生交易拥挤,因此,他之后会倾向于采用第二种模式进行“固收+”产品的仓位控制,践行逆向投资的同时也稳定净值波动。
杠铃策略配置央企
今年市场给盛丰衍的另一个启发是:如果想让投资者赚到钱,仅仅努力做高中长期收益率和高位限购还远远不够,控制基金的波动更为关键。
那么,如何降低一只基金的波动?盛丰衍在策略迭代中发现了两个方向:央企和红利。
首先是央企。一方面,央企通常处于竞争格局比较稳定的行业,行业地位也比较高;另一方面,央企通常处于政策支持鼓励的方向。此外,央国企的估值整体距离民企有较大差距,近年来,国资委对央企的考核从重规模转向更重效率、安全和研发,有望带动估值的回升。“特别是在市场下跌时,央企展现出了更强的抗跌性。以2024年2月为例,以小微盘为代表的股票发生大幅下跌,万得微盘指数一度回撤约50%,而同期央企微盘指数的最大回撤为29%左右。”盛丰衍举例讲道。
其次是红利。一般来说,红利资产在市场中的抗风险能力较高,但盛丰衍发现,虽然红利股是防守性资产,但由于红利股背后的持有人结构较为集中和单一,反而容易在资金行为上产生共振。因此,红利资产在一定仓位时达到较小的风险点,此后随着持仓份额增高,波动率反而会呈现增高趋势。
“所以我们投资组合会更加均衡,争取避免将风险完全暴露在单一的红利资产。”盛丰衍总结道。
央企有望成新“核心资产”
早在2023年四季度,盛丰衍就曾在旗下基金的四季报中明确表示他对央企股票的看好。
他认为,高质量发展是中国经济未来很长一段时间的主旋律,但高质量发展对于不同行业、不同所有制企业的内涵不尽相同。对于部分民企而言,高质量发展意味着减少社会负外部性以及增加正外部性,相关行业进入高质量替代高增速的发展模式;但对于过去贡献了大量社会正外部性的国企而言,高质量发展一般意味着ROE的提升,所以国企、特别是央企股票值得重点关注,它们是新的“核心资产”。
在市场的过往印象中,央国企往往被归类为防守类资产,但盛丰衍认为,偏防守的资产并非不具备上涨弹性。
一方面,盛丰衍以此前的白酒行情为例,2019年以前,白酒股作为消费股,多数购买者持有初衷在于其低波动的防御性。而在此后几年中,白酒股随着业绩改善走出了具有弹性的“阿尔法”,直至2021年牛市大爆发。
另一方面,央企股票不止是高股息资产,不少央企中小票也有投资价值,这部分市场远未定价。盛丰衍表示,近期,利好央企的核心政策密集出台,比如新“国九条”大力支持并购重组,国务院国资委《提高央企控股上市公司质量工作方案》中同样提出,运用上市平台并购功能。在2023年完成重大资产重组的62家上市公司中,国企占比一半以上,占交易总规模的86%。比较下来,央企仍有可证券化空间。
“回顾过往几轮市场主线,2007年‘五朵金花’和上证指数具有强关联性,2015年互联网成为市场主流,2021年民企龙头又成为市场热点。根据当前基本面和政策,央企有可能成为下一轮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有望成为市场主线。”盛丰衍表示。
声明: (本文为投资有道签约作者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否则视为侵权,本刊将追究法律责任)
李总威武
香港高原资本国际金融集团被骗子打
1
sad
[神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