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持基 双刃剑下的机会

时间:2014-04-10 14:57 栏目:基金 编辑:投资有道 点击: 4,904 次

作者:戴奕   来源:投资有道

当机构大笔赎回基金对股市产生明显影响时,毫无疑问这会对机构赎回的基金净值下跌会超过整个股市平均水平,逻辑上中小基民会因为基金中机构大规模坚持而受到较大伤害。但换言之,机构对一家基金公司的投资能力的考量绝对超过普通基民,基金中机构持仓比例较高也意味着这只基金的投研能力比较有保证。

“一家保资在我们和另外两家基金中一共赎回了30亿,市场下跌反应很明显。”南方某家基金公司老总对记者如是说。市场在震荡市中对大资金撤离股市极为敏感,以至于基金在预测股市后市走向时,无不将机构是否赎回基金作为重要的一个判断标准。

机构持基比例高,好还是不好,恰是那一把双刃剑。随着2009年年报的出台,我们从年报中或许能一探究竟。

机构持基 双刃剑下的机会

  对短期大资金进出SAY NO

机构持基比例较高,对基金的投资和收益影响几何?

每当股市进入震荡市,大机构的资金进出直接决定了短期股市走势,而我们通常说到的基金突然出现大量抛售除了部分是基金经理对股市不看好外,更多的是由于持基的机构要求在一定时间内赎回,而使得基金不得不抛售。而基金大比例买入也不见得是好事,这要看具体股市运行位置。

大额资金在短时间内进出对基金持有人来说并不是什么好消息。特别是对于小规模基金来说,机构投资者的申购与撤资对基金的影响都会变得非常之大。假定一只规模2亿的小基金,机构和个人投资者资产比例各占50%,如果机构投资者在没有预告的前提下要求赎回全部份额,假设基金证券持仓比例在90%,那么基金则需要卖掉45%的

持仓股票。虽然基金可以以大额赎回为由拖慢赎回速度争取更多的时间套现应付赎回,但结果并不会有太大改变。如果认为基金规模小,持有流通市值比例低,流动性风险低,那是片面的。还需要考虑基金持有股票的公司大小;投资流动性较差的小盘股票,冲击成本就不容忽视。若遇上市场下跌,那结果更是雪上加霜。另外,机构投资者的大批撤退也增加了小规模基金清盘的风险,尤其对规模小于1亿资金且机构投资者占比较大的基金应该予以警惕。

有一个现实问题是,越是小规模的基金,出于保证这只基金不被清盘的原因,越是通过各方面关系拉来一些机构资金,但谁能保证这些资金会是长期“住客”呢?

巨额申购也有类似影响,因为巨额资金也会导致基金仓位的自然下降,如果在市场处于熊市中当然没有问题,甚至还为基金经理提供额外抄底资金,投资者这是占了便宜,等同于有人为投资者补了仓降低了平均持仓水平。但如果处于牛市则更可能会打乱基金经理的投资策略,迫使购买高价股票,从而加大冲击成本。而对于大型基金来说,虽然清盘风险的几率相对较低,但机构投资者的进出对基金买卖股票上的冲击成本更不容忽视。如果基金经理不卖出股票,而是采取以现金头寸应付赎回,那么其现金比例便会降低,仓位就自然提升,从而增加了基金持有人风险。

2008年成立的天治创新先锋募集规模2.49亿,虽然2008年底机构投资者占比仅有30%,但是今年二季度末,机构投资者比例跌至2.48%,从机构投资者持有份额减持比例高达95%。

  跟着机构选基金

先明确一个观点,机构对一家基金公司的投资能力的考量绝对超过普通基民,机构选基能力强于基民是一个大概率事件。因此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可以跟着机构投资者进行类似跟庄的操作。

2009年下半年,A股市场呈现出冲高回落震荡整体态势,从股票型基金的持有人结构来看,明显呈现出“机构进、个人退”的态势。天相统计数据显示,股票型基金的机构持有比例从12.11%上升至19.19%,而个人投资者进一步减持股票型基金,持有比例从87.89%下降至80.81%。

此外机构还小幅增持了混合型基金,持有比例从9.02%上升至9.98%,而个人投资者对混合型基金的持有比例从90.98%下降至90.02%。

具体到选基方面,机构更加关注于操作风格灵活、选股能力突出的基金,比如银华优选、富国天瑞、易方达价值、宝康消费品、富国天惠等基金。在具体到基金经理个人而言,华夏基金王亚伟、兴业基金王晓明、华安基金尚志民、嘉实基金邹唯等人可以重点关注。

人事变化和投资业绩永远是资金趋向的主旋律,曾经在博时社保团队有着良好过往业绩和丰富经验的归江自2009年加入国泰基金以来,公司的管理模式和投资理念发生了较大变化,旗下基金在2009年业绩快速提升,机构投资者理所当然的将目标指向国泰基金。

2009年四季度,从机构持有份额的绝对数量上来看,富国天瑞、银华优选、海富通优势、友邦盛世、华安宏利、兴业趋势、华夏行业、易方达价值、国泰回报、嘉实精选、兴业社会等基金被机构持有的份额超过14亿份。这从一个角度证明了,机构持有较多的基金大多数是历史业绩比较优秀的基金。

因此,在追求长期收益,而不计较一朝得失的基民更适合跟着机构买基金。

  机构撤离,基民呢?

赚钱先不亏钱,大机构对资金的保本要求远远强于收益要求。因此大机构撤离一只基金即使不能百分之百说明该基金出现问题,也多少给投资者一点启示。

截至去年末,机构持有比例最高的股票型和混合型基金分别为国富深化价值、国联安安心成长。机构大比例抛弃的主要是银华内需精选、长城消费增值、长盛创新先锋、交银稳健配置混合、农银汇理平衡双利等20只偏股型基金;债券型基金中,集中抛弃了华夏债券、华夏希望债券等10只产品。

其中,国富深化价值一直以来就有机构大比例持有。2009年初以来,机构持有该只基金比例超过60%,至年底,这一比例上升至77%。机构增持这只基金的一个原因是业绩稳居前列,2009年三季度,股基平均收益率为-3%,该基金收益率为2%;四季度,股基平均收益率17%,该基金为18%。可见,业绩优秀就是硬道理。

而机构大比例抛弃的银华内需精选则有一个特定缘由,银华内需精选是一只"封闭式转开放式"基金,2009年中报时机构持有比例高达77%。封转开后的第一个季度--2009年第三季度,由于"封转开"套利机会丧失,引发机构大量减持,截至2009年底,机构持有比例仅17%。

声明: (本文为投资有道签约作者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否则视为侵权,本刊将追究法律责任)

读者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