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鲜传媒大规模股权质押 疑似股东集体甩锅

时间:2017-05-15 16:04 栏目:金色光 编辑:投资有道 点击: 4,703 次

股东集体质押股权 借款目的令人存疑

2017年3月3日,新鲜传媒赵涛等五位股东分别与王子兮签订《借款合同》及《股权质押合同》,一共质押股权约640万股,占公司总股本96.98%,共借款1163.76万元,借款期限为2017年3月2日至2017年4 月1日。

具体质押股权情况为,公司股东赵涛、赵志平、徐东全、向怡、周宏光分别向王子兮质押483.98万股、79.53万股、23.76万股、33万股、19.8万股。各股东借款金额为,赵涛借款 879.96万元、赵志平借款144.6万元、周宏光借款36万元、向怡借款60万元、徐东全借款43.2万元。

据了解,新鲜传媒各股东的质押股权均为公司最大持股数,虽然借款限定了时间,但质押权人与质押股东并未就质押期限作出具体约定,与此同时,此次股东股权质押借款资金主要用于股东个人资金流转。其中种种现象,似乎都能显现出这次股权质押借款并没有那么简单。

由于新鲜传媒近期高层变动频繁,记者暂时无法联系到公司成员。之前的董事会秘书鲍思琪已经于2016年12月14日正式离职,虽然记者联系到她,希望了解一些相关信息,但她以与公司签订了保密协定为由,回绝了此次采访。

新鲜传媒营收亏损 经营现金流紧张

虽然记者无法直接与新鲜传媒人员取得联系,但是从2016年新鲜传媒一年来的公告上,还是可以稍微看出些许破绽。新鲜传媒的主营业务为影视节目和音乐节目的制作以及相关影视策划,由于公司2016年的年报尚未公示,暂时无法了解2016年的整年营收情况,但根据新鲜传媒2016年半年度报告,可以发现去年上半年该公司未实现营业收入,营业成本为0,净利润为-295.02万元,净利润较上年同期减少822.00%。

结合新鲜传媒公布的2015年年度报告,发现2015年度该公司营业收入为769.24万元,净利润为-254.96万元。虽然2015年的净利润也属于亏损状态,但起码还是有营收的,可2016年上半年却完全没有营收,还亏损了300万元左右。

除此以外,自2016年1月份以来,新鲜传媒为支持公司业务发展,补充公司经营现金流,先后4次与赵涛先生于签订《股东借款合同》进行借款,一共借款额为46.2万元。具体借款数是2016年 1 月 25 日,公司向赵涛先生无息借款 10.2万元,借款期限为 1 年;2016年8月16日,公司向赵涛先生无息借款20万元,借款期限为1年;2016年12月14日,公司向赵涛先生无息借款4万元,借款期限为1年;2016年12月27日,公司向赵涛先生无息借款12万元,借款期限为1年。

从这四次借款可以看到,每次的借款额度并不大,其中最小的一笔借款仅4万元,很明显,新鲜传媒的经营现金流面临了不小的困难,特别是2016年12月份两次连续借款,看出该公司的经营现金流出现了较为严重的问题。

此外,2016年底至2017年初,董事会秘书鲍思琪、董事/副总经理李盈、职工代表监事赵曜龙、王然先后离职。如此频繁的公司高管离职,说明公司的经营状态已然不很乐观。记者拨打新鲜传媒的座机试图联系公司人员,但是电话里传来的却是,此用户已关机的提示音,让人不免猜想,该公司是否还处于运营状态。至此,回到文章开头新鲜传媒股东集体进行股权质押借款,不得不让人怀疑这是一种“甩锅”行为。但具体情况如何,《投资有道》杂志还将继续关注。

声明: (本文为投资有道签约作者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否则视为侵权,本刊将追究法律责任)

读者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