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纳星空:造星独角兽

时间:2024-12-16 10:03 栏目:创新发展明星秀 编辑:投资有道 点击: 118 次

微纳星空发射的高分辨率光学卫星和合成孔径雷达卫星已在基建、环境、气象、海洋等多个领域实现普遍应用。

2024年,我国商业航天再度兴起。“商业航天”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千帆星座”计划开始实施,预计将发射超过1万颗卫星用于组网,北京、上海、广东等地相继发布促进商业航天发展的各项政策,海南国际商业航天发射中心即将迎来首次商业发射……

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有机构预测2024年我国商业航天的市场规模将达到2.3万亿元,产业链也加速建设,并有望成为推动我国新一轮科技革命和高质量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融资方面,国内多家商业航天企业获得资本青睐,北京微纳星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微纳星空)在今年6月份完成C1轮10亿元的融资,这是继垣信卫星、天兵科技后,今年商业航天领域的第三笔十亿级规模的融资。

微纳星空的估值也达到了70亿元,成为商业航天领域的独角兽企业。

据悉,微纳星空7年间通过11次发射,将24颗卫星送入太空,并在轨稳定运行。其间,公司研制发射民营企业首颗0.5米分辨率遥感卫星、商业X波段和Ku波段合成孔径雷达卫星,填补国内造星领域的空白。

创业七载

微纳星空创立于2017年8月,由高恩宇联合其他合伙人共同创立。

高恩宇是北京理工大学和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联合培养的航天工程博士,曾在中国运载火箭研究院第一总体设计部担任运载火箭总体设计师,后在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通信卫星事业部担任通信卫星总体设计师。

2015年后,国家陆续出台了鼓励商业航天发展的政策,允许民营资本进入商业航天领域。高恩宇看到了行业潜力和机会,决定创立微纳星空,专注于卫星制造业务。

高恩宇后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过去我国的航天技术一直在体制内发展,靠的是国家和军队的牵引,大部分的需求来自于国家任务。进入2015年、2016年,整个商业航天、商业卫星的需求呈现一种爆发式增长的态势。这种新需求的诞生,也使我们这种小卫星的应用能够创造更多的价值。

2018年10月,公司成立后的第二年,微纳星空自主研发并发射了“未来号”卫星,创造了当时商业航天企业完成卫星从研制到发射的最短时间纪录。同月又发射通讯试验卫星,12月再发射“微纳一号”卫星。

2019年,微纳星空开启一箭多星任务,完成发射星时代-5卫星、仪征一号、星时代-8以及未来号-1R卫星。

2020年,微纳星空发射天雁05卫星,2021年发射泰景二号01星。

2022年2月,微纳星空完成一箭五星发射,将泰景三号01星、泰景四号01星、文昌一号01星、文昌一号02星、西电一号卫星送入太空,8月又发射了平安3号、泰景一号02星。

2023年,微纳星空发射试验二十二B星、西光壹号01星、星池一号B星。

2024年,微纳星空完成发射泰景二号02星、泰景二号04星、泰景一号03星、泰景三号02星及泰景四号03星。

7年时间,微纳星空共发射24颗卫星,当中,泰景四号03星是国内首颗民营商业Ku波段相控阵雷达遥感卫星,泰景三号01星是国内首颗民企研制的0.5米分辨率遥感卫星,泰景四号01星是国内首颗X波段商业SAR卫星。

根据媒体报道,泰景四号03星自从2024年1月23日在轨后,获取了多种模式的高质量SAR图像,图像的最高分辨率优于1米,且载荷质量小于80千克,是我国乃至国际首个Ku波段商业相控阵SAR,在应急救灾、海洋监测、地质勘探等场景中成效显著。

目前,微纳星空已成功研制从10 公斤级到1000公斤级的八种卫星平台,微纳星空的年产卫星数量可超过60颗,凸显公司在商业航天领域的强大造星实力。

7年来,微纳星空的卫星图像分辨率从10米升级到0.5米,团队扩大至近300人,获得的专利从0项升至300余项,从“白手起家”到估值破70亿元,正式步入商业航天领域独角兽的行列。

政策发力

我国的商业航天始于2014年。

当年,国务院出台《关于创新重点领域投融资机制鼓励社会投资的指导意见》,首次明确鼓励民间资本研制、发射和运营商业遥感卫星,提供市场化、专业化服务。引导民间资本参与卫星导航地面应用系统建设。

2015年,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防科工局联合发布《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中长期发展规划(2015—2025年)》,探索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市场化、商业化,支持和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商业航天的发展。此后民营企业被允许研发火箭、卫星和其他大气层以外的飞行器,我国航天发展由此从政府主导向商业化转变,2015年也被称为我国商业航天元年。

2024年,商业航天、低空经济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作为新质生产力和科技发展的生力军,商业航天迎来新一轮爆发机会。

政策方面,国家航天局和国家发展改革委正在编制《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中长期发展规划(2026—2035)》,支持新概念、新产品、低成本等先进技术研发,拓宽政府采购商业航天服务渠道,推动成立商业航天基金等。

与此同时,北京、上海、广东等多个省市相继出台了支持商业航天发展的政策。

如北京市发布了《北京市加快商业航天创新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8年)》,在星箭研制、关键技术攻关、产业空间布局、政策先行先试、产品示范应用等方面明确了未来发展方向。

广东也出台了《广东省推动商业航天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8年)》,以推动低轨星座和海上发射基地建设,加强星箭核心关键技术攻关,做优商业航天头部企业。目标到2026年,广东全省商业航天及关联产业规模力争达到3000亿元,并且在南沙加紧进行集运载发射、卫星研制和航天应用于一体的商业航天全产业链布局。

2023 年10月,《上海市促进商业航天发展打造空间信息产业高地行动计划(2023—2025年)》发布,提出发展新一代中大型运载火箭、低成本高集成卫星、智能应用终端三大拳头产品,形成年产50发商业火箭、600颗商业卫星的批量化制造能力,并在嘉定工业区建设一个现代化综合型航空航天高科技产业基地。

在11月结束的珠海航展上,国家航天局总工程师李国平表示,在引导行业安全、有序发展的前提下,要为商业航天发展留足空间,相关航天领域“能商则商”,鼓励商业航天企业参与国家项目,推进商业航天共建共享,支持商业航天企业走出去。

市场突破

商业航天产业链涵盖了从卫星制造、火箭制造、发射服务到卫星运营和应用等多个环节。商业航天已成为科技进步的重要分支,也是中国乃至全球科技领域的一股新兴力量,市场规模也得到快速增长。

中商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2019年至2023年,我国商业航天市场规模年复合增长率高达23.3%,2024年预计将达到2.3万亿元,显示出巨大的增长潜力。

在全球范围内,商业航天市场也呈现强劲的增长势头,预计到2030年,全球市场规模有望超过1万亿美元。

具体到卫星制造领域,商业卫星制造地位凸显。2023年,卫星产业的总收入约为2853亿美元,较上年增加43亿美元。2023年全球卫星产业收入占全球航天产业收入的71%,其中全球卫星制造业收入达到了172亿美元,占卫星产业总收入的6%,相较上年增加了14亿美元,这一增长主要得益于商业采购数量的增加。

在我国,商业卫星服务开始瞄准全球市场。

11月20日,垣信卫星与巴西电信正式签署合作备忘录,垣信卫星将为巴西提供卫星通信服务,实现对巴西偏远和网络不发达地区的宽带互联网接入。

垣信卫星是我国低轨互联网星座“千帆星座”的建设和运营方。今年8月6日和10月15日进行了两次一箭18星的发射,年内还将一箭发射36星,使星座规模达到72颗,并计划到2030年底前完成全部发射。

“千帆星座”是我国计划的三大“万星级”巨型星座之一,也是继SpaceX星链后世界上第二个启动组网发射的巨型低轨星座。

另外两大“万星级”星座,一是GW星座,由中国卫星网络集团有限公司负责实施,计划发射12992颗卫星,预计从2024年到2035年完成全部卫星的发射。二是鸿鹄-3星座,由上海蓝箭鸿擎科技有限公司主导,计划在160个轨道平面上总共发射1万颗卫星。

事实上,在垣信卫星和巴西电信合作之前,吉利旗下时空道宇已经和马来西亚电信运营商Altel合作在东南亚推出卫星解决方案,与AzyanTelecom合作在阿曼完成未来出行星座首次海外通信商用部署测试。

今年11月11日,由广州中科宇航探索技术有限公司研制的力箭一号遥五运载火箭顺利将15颗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其中的阿曼智能遥感卫星一号,由地卫二空间技术(杭州)有限公司进行载荷及智能(AI)处理平台研制,这是中国民营商业航天企业首次向国际用户提供发射服务。

融资及发展

2024年,随着商业航天市场的持续火热,造星企业不断获得资本青睐。

6月24日,微纳星空顺利完成10亿元C1轮融资,本轮融资由元禾重元-无锡经开尚贤产投基金领投,梁溪科创产业母基金跟投,青岛汇铸安芙兰继续增资。

微纳星空创始人、董事长兼总经理高恩宇表示,微纳星空将持续围绕卫星载荷、卫星平台关键单机等核心产品和核心技术加大投入力度,确保卫星互联网、对地观测等重大国家任务和商业任务顺利实施,储备和完善供应链,打造高效实用的批量化卫星生产产线,稳步提升产能和生产规模。

根据规划,微纳星空在无锡经开区落地商业卫星制造基地项目,预计在2025年下半年实现量产。该项目占地50亩,总投资10亿元,规划建设15000平方米的卫星总装测试大厅、20000平方米的卫星研发与展示中心以及7500平方米的其他功能性用房。该项目建成后将成为年产100颗500千克量级卫星和50颗1000千克量级卫星的研发和产业化基地。

根据爱企查信息,微纳星空成立至今已完成8轮股权融资,累计融资金额达20亿元,股东包括航天科工、鼎晖资本、涌铧资本、中信建投、国开金融、越秀产业基金、海通创新、清科母基金、比邻创投等国内一线投资机构。

2024年1月,微纳星空完成股份制改造。

微纳星空副总经理周鑫在一次闭门论坛上表示,作为上游的卫星制造方,微纳星空从数字地球行业的未来潜力及自身出发,不断向提升高空间分辨率、高时间分辨率技术以及智能化和精细化观测方向发展,从星载AI容错设计、一体化设计等多方面入手,对星载AI载荷、敏捷制造能力、轻量化相控阵雷达载荷技术、平板式构型和多星堆叠发射、雷达载荷软件在轨重构、整星试验验证、产品设计定型等多方面领域进行卫星技术体系和设计理念的先进革新。

未来,微纳星空的超高分遥感星座可形成更领先、强大图像的获取能力,为用户提供更为迅捷的数据获取体验、更流畅的服务响应速度、更高精度的空间定位信息以及实时鲜活的时空信息服务,从而全面提升用户的地理空间信息应用感受,扎扎实实成为构建数字地球的底座。

据悉,微纳星空已完成国内两中心、三基地、六站的研发、生产、应用完整布局,海外已建立欧洲、非洲、中东销售办公室。

声明: (本文为投资有道签约作者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否则视为侵权,本刊将追究法律责任)

读者排行